音乐欣赏——琵琶语(林海)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72年~84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传言她母亲因赏花坠井而死),再贬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创作背景听录音范读、字词正音湓(pén)铮(zhēng)贾(gŭ)悯(mĭn)谪(zhé)荻(dí)思(sì)咽(yè)虾(há)绡(xiāo)钿(diàn)篦(bì)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霓裳(cháng)之前学过哪篇课文体制样式跟本诗一样?——《孔雀东南飞》,都有序,都是长篇叙事诗思考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梗概及写诗的缘由在这首长诗中,一共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两个,诗人和琵琶女哪一句诗把这两个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故事脉络江边送客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琵琶女自述身世同病相怜感慨多再闻琵琶青衫湿独自弹琵琶欣赏琵琶演奏琵琶感叹世态自述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诗人琵琶女送客闻琵琶品味鉴赏体情悟景一、赏“景”二、品“声”三、悟“情”四、识“知音”一、赏”景”“浔阳江头也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边,冷风瑟瑟吹着枫叶荻花,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令人顿感秋天凉意来袭,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惆怅之情。“别时茫茫江浸月”——要分别时的情景,茫茫夜色,江面上铺满月光,弥漫着诗人的离别愁绪,好像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演奏结束后,听者尚且沉浸在音乐的世界,周围鸦雀无声,唯有江心倒映着一轮白月,情景交融衬托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形成了令人回味的意境。其它——“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音乐欣赏琵琶语林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