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吉林省 2010 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记者问: 这次公选共拿出 1262 个职位, 请问这些职位是如何确定的? 答: 这次公选拿出的 1262 个职位, 这些职位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省市县三级党委在分析测算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在确定这些职位时, 重点考虑“三个需要”: 根据吉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需要,安排一些职位,选拔一批急需的专业性较强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安排一部分职位,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根据领导班子换届需要,安排一部分职位,为换届储备一批干部。现在确定的这些职位中,既有正职职位、又有副职职位,既有部门领导职位, 又有地方领导职位, 既有高等院校的领导职位, 也有企事业单位高管人员职位,还有部门中层职位,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涵盖了厅、处、科各个职务层次。记者问: 这次公选在职位资格条件上是如何要求的? 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突破? — 2—答: 按照省委的要求, 我们这次公选要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眼界、开放的胸襟选拔干部,让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到振兴吉林的伟大事业中来。所以在报考资格条件上, 我们根据不同岗位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不搞一刀切。坚持“三重三不唯”,即重年轻不唯年轻、重学历不唯学历、重资历不唯资历。在年龄要求上, 我们重年轻但不唯年轻, 除了一部分职位因为结构需要重点选拔年轻干部外,多数岗位年龄要求放得比较宽。以 50 个省管职位为例, 要求选拔 40 岁以下干部的职位安排了 17 个,其余都针对不同班子的情况,要求选拔 45 岁或 50 岁以下的干部,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在学历上, 我们重学历但不唯学历,对部分专业性较强职位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有的高校职位还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体现向高知识层次干部倾斜,但多数职位不要求第一学历,强调干部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给每个有真才实学的干部参与竞争的机会。 852 个公选职位中,要求一般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105 个, 仅占总数的 12% 。在任职资格上, 我们重资历但不唯资历,适当打破资格条件限制,对报考副职职位的,要求任下一级正职 1 年或下一级副职 4 年以上。特别是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方面,注重选拔事业— 3—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允许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具有相应工作经历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报考;另一方面,注重选拔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尤其是对直接服务群众的村和社区的优秀干部,打破身份限制,允许报考乡镇和街道的领导职位。记者问: 这次公选对选拔“三方面”干部有哪些倾斜政策? 答: 省委对选拔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历来十分重视。这次公选,核心是选拔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干部,同时,也注重领导班子结构的改善,专门拿出一部分职位面向“三方面”干部。在省、市州、县(市、区)管 852 个职位中, 专门选拔女干部的 81个, 专门选拔非中共党员干部的 68个, 专门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 48个。记者问:请介绍一下这次公选的大体时间安排? 答:这次公开选拔分 5 个阶段、 14 个步骤进行。总体时间安排是:从现在开始,计划到 12 月中旬结束。其中, 7 月上旬至下旬进行报名和资格审查,7 月底至 9 月上旬进行笔试、面试,9 月中旬至 10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