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爱啪_宋朝词人,有事没事都爱拍栏杆近来看了些宋词,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了,词人有事没事,都爱拍栏杆,就像我们现在有些人爱拍大腿一样,不拍,就说不出话来。宋朝拍栏杆最猛的,估计是那个叫吴渊的人,竟然“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什么事让他这么气愤呢?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攻宋,直抵长江。宋将虞允文到采石矶犒赏三军,激励将士迎击金军,并用海鳅船猛冲金军,大获全胜。完颜亮转至瓜州,被部将完颜元宜等所杀。按理说,这对宋朝将士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吴渊蠢蠢欲动想上阵杀敌,“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奈何他年事已高,上不得马提不动枪,因此只能拿栏杆撒气,以表达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郁闷之情。辛弃疾与吴渊有点不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渊那时候,南宋还是在积极抗金的,怪就怪他太老了。但辛弃疾则是因为南宋开始一味求和,即使积极请战,奈何圣上已经“无人会登临意”了。所以,辛弃疾比吴渊更郁闷。后来,辛弃疾还在另一曲词中提到栏杆,他说,“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词人朱淑真则显得很无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他的闲情无处寄托,就把十二阑干都倚遍。故作姿态,有点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难怪“天不管”。柳永的倚栏杆,显得很慵懒。“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他对栏杆很温柔,没借栏杆撒气,而是凭着栏杆脉脉含情地“送秋光”。当然,谁拍栏杆,都没有的《满江红》那么有气势,有情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建筑学上看,栏杆的作用主要是装饰美化和护围以保证,没想到文人却喜欢拍来拍去的,表达各种情绪。但为何栏杆在词中如此频繁出现呢?思索良久,才想起南唐后主李煜也有过“凭栏”的,只是,他是在拒绝。他在《浪淘沙》中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在位时凭栏杆,那是君临天下仪态万方,而今,怎敢再去“凭栏”?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李煜尽管是个失败的皇帝,却绝对是个的词人。难怪有那么多后来人,会借栏杆来说事。
得爱啪 宋朝词人,有事没事都爱拍栏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