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Date1税收征收管理法是一部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等规定的法律规范总称。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征管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对国内税收和涉外税收作出统一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中的程序法。2001年4月28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并于2001年5月1日起施行。Date2税收征管主要内容一、、税款征收三、税务检查四、法律责任(3)税控管理(2)发票管理(1)纳税申报对象、限期等(2)、凭证管理(1)帐簿凭证管理(3)停业复业税务登记(2)(1)、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指税收管理机关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工作,协调征税关系而开展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税务管理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包括四部分内容:税务登记、账证管理、纳税申报、发票使用管理。(一)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Date4税务登记分四种:(1)适用对象分两类:一类是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另一类是其他纳税人。(2)时间限定: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限均为30日,具体规定为:①有营业执照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②其他纳税人:自有关部门批准之日或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30日内;③纳税人所属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除由其总机构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外,也应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册税务登记。(1)适用范围: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之后,遇有改变单位名称或法定代表人;改变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改变生产经营或经营方式、增减注册资金(资本)、改变隶属关系、改变生产经营期限、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改变生产经营权属以及改变其他税务登记内容的。(2)时间要求:纳税人应当自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发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1)适用范围:纳税人发生改组、分解、合并等原因被撒销、破产、吊销营业执照等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2)时间要求:纳税人依法终止纳税义务时,应当在申报办理注销工商登记前,先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对按规定需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在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之日起15日内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复业登记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停业的,应向税务机关办理停业登记;恢复生产、经营之前,(二)账薄、(1)设置账薄范围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Date9(2)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所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具体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税收方面的规定相抵触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的规定或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缴税款。(3)账簿、凭证的保存和管理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当保存10年。Date10
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