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四川汶川索桥滑坡稳定性及治理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四川汶川索桥滑坡稳定性及治理措施.doc,李发菊I,陈田华2(,海门571100;,成都610000)摘要: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成果资料,在利四川汶川县索桥滑坡产生的成因机理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两个潜在滑移而在不同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J'分析评价,确定岩土交界面为最危险滑面。在此前提下对边坡发展趋势及激发诱因进行科学预测,认为在•暴雨或余及等诱发下边坡极学祖能失稳,并有针对性的制定J'应急防治与永久根治的综合治理方案。关键词:滑坡;成因机制;破坏模式;潜在滑移面;稳定性;发展趋势;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35(2012)03-0210-04索桥滑坡是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索桥村滑坡群 布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两大层:中的一个,位于G213第K862段附近,(1)表层为残坡积碎石土(滑坡堆积体):厚度约影响,出现斜坡变形迹象,斜坡后缘和中部出现拉张 〜,黄色,可塑,碎石含量在10%〜30%不裂缝。后期受降雨及人为因素影响,张拉裂缝宽度 等,局部达40%〜50%,上部含量少,下部含量高,-般收稿日期:2012-03-14基金项目:四川省灾后重建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公路专项抢修保通工程项目作者简介:阳建新(1982-),男,本科,注册岩土工程师(中级),2006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现从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及评估等工作,Email:******@.逐渐加宽,滑坡变形加剧。如不及时整治加固,滑坡随时可•能进一步发展,将极大地威胁滑坡体前部213国道安全畅通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属于中山峡谷地貌,地势总体趋势呈东高西低,前缘靠近岷江左岸•带,而缘近河岸一带高程在1450—1430ni,后缘高程在1525〜1530m;自然斜坡坡度一般为20〜40。,坡向26()。,向岷江倾向;坡体上主要为菜园地,植被较少,坡面多呈阶梯状,^;滑坡体后缘以陡坎及张拉裂缝为界,后缘长约175m;滑坡右侧以冲沟为界,冲沟切割深度约16m,沟质有基岩出露;滑坡左侧以小山脊为界,有基岩出露;前缘以岷江为界,前缘边坡临空,高度约26m0滑坡体平均4宽约200m,长220〜250m,,地质人员在对滑坡及周边区域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布置了少量的钻探及槽探工作。勘探成果显示滑坡X的地层分粒径10~50mm,偶见50cm的块石,碎石多为棱角一次棱角状,干燥,稍密,主要以粉质粘土充填,碎石付岩为千枚岩与灰岩碎块;该层111部夹粉质粘土薄层,〜,黄色,可塑,土质均匀、连续。(2)钙质千枚岩:灰色,强风化一中风化,千枚状构造,钙泥质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付及少量石英块等,产状303°Z54°,岩芯多呈饼状。,位于汶川一茂汶断裂北东段上盘该分支断层走向约北东40°,倾向315〜330。,倾角70〜80。。受地震影响,河谷纵向侵蚀利老构造不同程度的复

浅析四川汶川索桥滑坡稳定性及治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146 KB
  • 时间2020-07-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