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 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戏曲舞蹈与故事情节、唱腔读白整体配合得十分和谐, 具有与一般民间舞蹈所不同的艺术特征。关键词: 戏曲舞蹈圆润流畅节奏鲜明舞台技艺内在美舞蹈, 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 在戏曲表演中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王国维曾以“以歌舞演故事”定义戏曲, 戏曲表演“有声即歌, 无动不舞”, 以歌舞为主要手段来表现内容、刻画人物, 可以说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综合性特征。由此可见, 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 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作为为戏曲表演而服务的戏曲舞蹈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戏曲艺术继承和发扬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 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表达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代写文章/ 整的舞蹈动作体系和人体美学法则, 同时形成了与故事情节、唱腔读白, 整体配合得十分和谐的外在形态, 具有与一般民间舞蹈所不同的艺术特征。首先戏曲舞蹈圆润流畅, 满足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圆融、审美意境的一种不断追求。曾经担任中的着名艺术家欧阳予倩老师, 在分析戏曲舞蹈特点时非常精辟地指出: 戏曲舞蹈可以说是“划圆圈的艺术”。所谓圆, 指的是圆润丰满。戏曲舞蹈动作, 讲究刚柔、虚实、开合的对立统一; 左右手常分阴阳, 而后归为一元; 身体的前俯后仰亦为阴阳配合, 脚步多为一实一虚。常常表现为欲左先右, 欲扬先抑, 欲进先退, 欲冲先避的运动规律, 使动作看起来浑圆自然, 将舞蹈的运动路线如行云流水般隐于它特有的“圆”美韵势中。而在造型姿态上, 双臂上举的造型虎抱拳、双托掌、下垂的提襟、按掌、左右平台的山膀等, 也都有着一种如弓似钟的浑圆线条。在场面调度和队形变化上, 梨园艺术家巧妙地施圆于方, 设计了圆圈、弧线、二龙吐珠、龙摆尾等极富流动变化之美的曲线, 演员借助在绕圆中这种可分可合的灵活性, 足不出舞台就可展现驰马千里, 行船百里, 时而走南闯北, 时而发兵塞北, 时而布阵江东,将广阔的生活场景, 有滋有味, 神情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种种这些都符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体审美观点, 它包含着流畅、运动、舒展、活泼、婉转、和谐和完美, 给人带来曼妙丰富的审美体验。其次, 戏曲舞蹈节奏鲜明, 动静结合。戏谚说:“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戏曲舞蹈身段中“亮相”的种种造型姿态, 就是一种静止的舞蹈, 亮相一般是在主要角色上场( 有时用于下场时) 或一节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的停顿。在这停顿的一瞬间, 通过雕塑式的姿势而凝固为优美的造型, 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状态。是一种高度集中、高度提炼、高度展示的戏曲表现手段之一。可是,在这静止的瞬间, 却蕴含着动的因素。外形是静态的, 心里却充满了复杂激烈的动荡。在一连串的读白唱段, 或是一连串的武打动作之中加上一个亮相得以停顿, 它不仅是演员表演的一个小小间歇, 从欣赏的角度来说也能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 亮相是表现戏曲舞蹈动静结合的特征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戏曲舞蹈动作的动静结合,
浅析戏曲舞蹈的艺术特征.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