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期中考试用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后来,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这样王位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2、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就是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4、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5、分封的对象①王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7、诸侯的义务:①镇守疆土②随从作战③缴纳赋役④朝觐述职8、分封制的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范围。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10、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宗法制。(概念:用父系血源关系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11、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13、宗法制的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开始采用“皇帝”称号。3、皇帝制度的特点:①皇权至上②皇位世袭③皇帝独尊4、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下设九卿。5、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7、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10、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和完善。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中外朝制度(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元:一省制(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反弹)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中央集权。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权力过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行政上:任用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军事上:收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财政上: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大部分运送中央)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明宣宗是内阁获得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2、内阁的性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对内阁制度的评价:①内阁没有行政权,不能正式统率六部。②内阁权力来自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467832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