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中山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成果名单(成果编号排序不分先后)编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1汶川科考实践教学探索博雅教育”——“周大鸣、郑君雷、张和清、朱健刚、贺立平、海珊、李粤丹2协同创新,建立对口支援贫困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田宇、冷志明、谭劲松、龙海军3体现学科前沿的《税法》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创新——以税务精英挑战赛的理念培育拔尖人才宋小宁、余树歆4大学法语课程与多元语言多元文化能力培养蒲志鸿、徐娴、洪丽君5大学英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王东风、冯芃芃、陈静、齐曦、邓志辉、郑岩芳6——公共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培养特长人才事业管理(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李静波、李小兵、康寅、蔡永茂、王锋、王守力7”为载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马研班李辉、莫华、沈成飞、谭毅、石德金、刘洁予、徐亮8行政管理专业全流程教学探索何艳玲、陈那波、张书维、陈天祥、倪星、岳经纶、叶林、练宏9大学体育——创特色·益终身·强体质·重能力”改革深化与创新实践“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张新萍、范振国、武东海、尚瑞花、杨茜、仇亚宾、李朝阳、赵云雷、张红星10为导向的《金融工程》”实践能力与科研兴趣“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曾燕、梁建峰、刘彦初、周若氡11以学习保障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专业认证王帆、符正平、郑国坚、汪建成、柯建杰12面向90后大学生的专业课模拟教学创新设计、实践及持续改进研究谢康、肖静华、王帆、刘静艳、傅慧、赖金天、黄晓丽、吴瑶13”以专业实习为主,“课程实习和实验课程为辅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郑君雷、黄晓倩、张鹏、刘志杨、王进、李法军、朱铁权编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14“理论逻辑、认知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林滨、夏银平、黄晓星、龙柏林、钟明华15国际结算教学体系建设梁琦16”研究型教学文献阅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探索柳媛、沈成飞、谭毅、胡雪莲、张龙林、贺希荣17基于金融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陈玉罡、刘娥平、汤光华、朱书尚、曹宏铎、黄诒蓉、赵慧敏、罗淼、韦立坚18基于问题学习(PBL)方法构建管理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于洪彦、周延风、朱辉煌、朱翊敏、申文果19基于创新引领、特色凝练的“大学生形体形象塑造”课程构建与实践樊莲香、李秀华、汤海燕、肖红、陈向平、杨茜、张红星、A成建制班培养模式效果研究周天芸、代中现、孙亮、成果、刘春、程敏英、魏安平、黄洁宏、卢珍、王链、李丽21基于SELM的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任荣伟、方志远、汪建成、张尚武、岳军22心理健康核心通识课的教学与实践李桦、李宝山、国智丹、龚艳、黄成、朱洁、张广东、王国明23反哺式教学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实践课程体系中的应用金志伟、周繁文、熊仲卿、谭玉华、刘文锁、郑君雷、郭立新、姚崇新、王宏、李宁利24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李秀华、刘成、陈卓儒、吴家琳25学科会聚、通识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国际经验与中山大学实践模式探究许长青、张建奇26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专科研”—“教学—实践业实科学研究促进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基于国际金融学院的实践——黄新飞、张学志、杨娇辉、魏安平、苏莉、卢珍28哲学专修课的教学实习探索杨玉昌29公共传——以“项目式开放协同教学机制探索播”/公共关系项目研究与训练课程为例张洁、张志安、张宁
中山大学文件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