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建筑的形制与特征.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屋面形制概述功能:建筑体木构架的保护层;遮蔽风雨。特点:形态丰富。分类:从层数上——单檐、重檐、多檐;从坡数上——平顶、单坡、双坡(卷棚、囤顶)、四坡、多坡(如四边形以上的亭)、圆穹顶。单檐重檐多坡(毡包式圆顶)单坡四坡(歇山卷棚)两坡(悬山)平顶(一)屋面形制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的屋面形态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盔顶、扇面等A庑殿别名:四注顶,宋代称四阿殿、五脊殿、吴殿等;出现年代:殷代(在我国出现较早)(是后期建筑屋面的最高等级);特征:屋面四坡,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垂脊重檐庑殿屋脊一般为大式作法,两端安置吻兽。B悬山使用范围:民居中的主要形式,宫殿、寺庙中多用于配殿、厢房等;特征:两坡屋顶的两端桁或檩伸出山柱或山墙外形成出梢(亦称挑山、不厦两头、两头出际);屋面一般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等级低的不用垂脊);燕尾坊起承托作用桁或檩伸出山柱或山墙外形成出梢两山只用筒瓦或披水砖压梢山尖通常不封闭,以利通风悬山顶C硬山使用范围:多用于民居,在宫殿寺庙中一般用于配殿、厢房;特征: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等级较低者不用垂脊);前后两面坡屋顶,其山墙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不露檩头;风火山墙正脊较简单,两山只用筒瓦或披水砖压梢在南方,山墙多向上伸出屋面为封火墙D歇山别名:九脊殿、厦两头造、曹殿;出现年代:汉代始见,南北朝后有大的发展;主要形式:单檐、重檐、卷棚歇山;特征:相当与悬山下部四周加坡的组合形式,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戧脊;正脊垂脊戧脊早期歇山顶山面空透,北方明代始多用砖垒砌山花;清代盛行博风板里皮安山花板;南方建筑直到清末仍多用透空山花;北方明清建筑歇山顶多用收山作法,即两侧山花位置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入一檩径。E攒尖顶特征:屋面坡度很陡,向上呈尖锥形,无正脊,数条垂脊交会于顶部,上覆宝顶,四周角梁汇于中心雷公株。注:攒尖也称斗尖圆攒尖无垂脊重檐攒尖常用于园林亭阁建筑中F盔顶使用范围:多用于礼仪纪念性建筑;地域分布:四川、湖南等地区较常见;特征:屋面坡度上下者较平缓,中间较陡,断面如弓,宝顶下的垂脊向上拱起似古代的武士头盔。盔顶

古建筑的形制与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65369829
  • 文件大小9.98 MB
  • 时间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