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地层对比方法
第三节标准层研究
第四节油层对比
第五节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成果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地层系统
二、地质年代
三、地质年代表
四、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五、地层划分、对比
六、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根据
七、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主要目的
一、地层系统
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以及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
“宇”、“界”、“系”、“统”、“阶”、“带”分别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六级。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太古宇、元古宇和显生宇。
二、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按地壳的发展历史,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确定的。“宙”、“代”、“纪”、“世”、“期”、“时”分别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六级。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应的关系为: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时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带
三、地质年代表
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称为地质年代表(地质年表、地质时代表)。
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
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
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四、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19世纪人们开始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编制地质年代表
首先根据生物地层学的方法,进行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
后来发展了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对于地质年代的划分起了很重要作用。
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地质年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彼此代替。
最新的国际地质年代表
宙
代
纪
世
代号
约距今百万年
主要生物进化
动物
植物
显生宙
新生代Kz
第四纪
全新世
Q
1
人类出现
现代植物时代
更新世
新近纪
上新世
N
5
哺乳
动物
时代
古猿出现
灵长类
出现
被子
植物
时代
草原面
积扩大
被子植
物繁殖
中新世
24
古近纪
渐新世
E
37
始新世
58
古新世
65
中生代Mz
白垩纪
K
137
爬行
动物
时代
鸟类出现
恐龙、
哺乳类
出现
裸子
植物
时代
被子植
物出现
裸子植
物繁殖
侏罗纪
J
203
三叠纪
T
251
最新的国际地质年代表(续)
宙
代
纪
世
代号
约距今
主要生物进化
百万年
动物
植物
显生宙
古生代Pz
二叠纪
P
295
两栖动物时代
爬行类出现
两栖类繁殖
孢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出现
大规模森林出现
小型森林出现
陆生维管植物
石炭纪
C
355
泥盆纪
D
408
鱼类时代
陆生无脊椎
动物发展
两栖类出现
志留纪
S
435
奥陶纪
O
495
海生无
脊椎动物
时代
带壳动物
爆发
寒武纪
540
元古宙
新元古
震旦纪
Z
650
软躯体动物
爆发
Pt
1000
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高级藻类出现
海生藻类出现
中元古
1800
古元古
2500
太古宙
新太古
Ar
2800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中太古
3200
古太古
3600
始太古
4600
中国地质年代表(百万年)
----------------------------------------------------------------
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 Qh 1 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新近纪上新世 N2 中新世 N1 近代哺乳类出现 古近纪渐新世 E3 始新世 E2 50 古新世 E1 65 鱼类出现
---------------------------------
油藏描述+第2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