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萨丕尔的语言观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OntheLanguageViewofSapirandSapir-WhorfHypothesis摘要:继索绪尔之后,出现了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的结构主义。这三个同时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学派分别侧重研究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着重论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里的一家之言――萨丕尔的语言观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关键词:萨丕尔;语言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Abstract:AfterSaussure,therearethreeschoolsofstructuralisminlinguistics:thePragueSchool,――thelanguageviewofSapirandSapir-:Sapir;languageview;Sapir-Whorfhypothesis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又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或描写语言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博厄斯、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他们于1924年创建了美国语言学会。其中,开先河的人物是人类学家博厄斯。博厄斯虽然没有留下很系统很高深的理论,但是他的基本观点和考查描写语言的方法造就了一代语言学家,并影响到几代语言学家。他奠定了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就深受博厄斯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美国的语言学理论。正如英国符号学专家特伦斯?霍克斯在其《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一书里所说:“博厄斯之后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是爱德华?萨丕尔(1884,1939),正是他的著作奠定了后来在美国被人称之为‘结构语言学’的基础。”萨丕尔与博厄斯一样既是杰出的人类学家,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而语言学与人类学难舍难分是当时美国语言研究的初始潮流。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萨丕尔结识了博厄斯。博厄斯当时已经很熟悉印第安土著语言,并拥有它们的大量资料。萨丕尔对他深感钦佩,决心向他学习。在博厄斯的指导下萨丕尔开始对美国西部印第安语言进行实地考察。他放弃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开始按照博厄斯的方法去调查美国西北地区的泰克尔玛语(Takelma)。后来他又调查了其他印第安语:夸愧特尔语,彻努克语,雅纳语,维士拉姆语(Wishram),瓦斯科语(Wasco),努特卡语(Nootka),那豪特尔语(Nahuatl),库特奈语(Kutenai),海顿语(Haikan),纳瓦霍语(Navaho)等等。1905年萨丕尔获得博士学位。1921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从1931直至1939年去世,他一直担任耶鲁大学语言学和人
浅议萨丕尔语言观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