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医院门诊日志登记制度发布科室:医院疾病控制科文件编号:JK—006修订次数:3制定日期:::、医院门诊日志登记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我院门诊日志登记规范。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内容:我院门、急诊各科室实施由就诊卡自动生成的电子版门珍日志,纸质门诊日志不再使用。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门诊日志必填项目有:姓名、姓别、年龄、职业、临时地址、联系方式、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项目。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要按照门诊日志上的设置项目认真填写,内容要真实可靠,不可缺项,症状不能代替诊断,具体规定如下:要有患者的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码,14岁以下儿童无身份证者填写监护人身份证号码。14岁以下儿童要有家长的姓名。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地址,农村要有村组,,也可以直接写居住小区但必须有楼号和门牌号,拒绝虚假地址。职业是“工人”、“干部职员”和“学生”“幼托”者,要在地址一栏内注工作单位或学校名称。为保证患者信息的真实性,患者就诊卡只限本人使用,拒绝外借或者多人使用,诊治医师负责核查把关。(四)疾病预防控制科要对门诊日志进行监管,内容应登记及时、客观真实、项目完整。对疑似或传染病患者应在门诊日志中做出明显标志。(五)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内容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患者信息要与门诊日志完全一致,相互吻合,并按规定时限向疾控科报告,不得漏报、迟报和瞒报。(六)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医院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对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对迟报、漏报、職报传染病及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参考文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37号令》(原卫生部200年8月24日实施)
医院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