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防水施工应用.doc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防水施工应用【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防水,不仅是满足地下建筑使用要求,同时防止渗水也是防止钢筋锈蚀,避免酸碱盐溶液对混凝土内部浸蚀,增加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措施。由于防水问题极为重要,而涉及的问题包括设计、原材料、施工、宏观表现、微观机理等诸多方面。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证明,底板和顶板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有利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关键词】地下室;施工技术;措施 ,地上主楼四栋楼高32层,为剪力墙结构;地上裙楼(商业)四栋为3层框架结构。地下室一层为人防工程和商场,,,建筑面积为23312m2。主楼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其余部分桩基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地下室基础底板、外墙、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8,地下室剪力墙、柱为C40,地下室底板伐板厚300mm,,纯地下室外墙厚250mm,地下室顶板厚为200mm,,地下室底板伐板和顶板加强带设置按主楼、裙楼进行分隔设置,东西向设置3条加强带,南北向设置2条加强带,宽度为2m。 (1)本工程于2007年10月15日开工,地下室结构于2008年5月完工,该工程于2010年3月17日竣工,工期很紧。(2)本工程原设计地下室底板、顶板、墙为后浇带,后浇带施工工序繁多,封闭时间长,施工成本高,而且难以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后浇带砼和原砼相接处常出现开裂、渗漏等质量问题。(3)本工程体量之大,质量要求高,若遇雨期,将给施工带来严重的工期延误影响。 (1)技术原理:温度后浇带是为了将超长结构砼人为断开,从而减少或消除砼因内部温度变化及收缩引起拉应力、致使砼开裂的情况发生。本工程是在后浇带部位设置2m宽的加强带,加强带内采用比相邻砼强度高一等级、膨胀系数提高一级的砼和周边砼同时浇筑,从而使该部位的砼产生预加应力以抵消超长结构的温度及收缩内应力。这样使原筏板由两次浇筑改变为一次性整体浇筑,即无缝施工,从而减少地下室防水施工隐患,加快了施工进度。(2)加强带的设置与做法:膨胀加强带分别沿纵、横向每隔40~60m左右设置一条,宽度2m。设置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如截面、钢筋变化等部位,其构造措施如图1。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一层孔径4mm×4mm的钢丝网,上下设2?16mm水平筋,并与竖向?16mm钢筋间距300mm予以焊接成片,其上下均应留有保护层,钢筋与钢丝网、上下水平钢筋及竖向加固筋必须绑扎牢固,不得松动,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被冲开,引起两种混凝土混合,影响加强带的效果。 ,加强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提高一级为C40。采用的HEA膨胀剂是一种抗裂防水剂掺量按膨胀率要求控制,膨胀加强带内采用大膨胀混凝土,膨胀率为4~5×104,加强带外采用小膨胀混凝土,膨胀率为2~3×104。筏板、墙板、顶板砼施工时加强带外用小掺量HEA膨胀剂,掺量为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8%;加强带内改用大掺量HEA膨胀剂,掺量为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12%,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5Mpa。混凝土中并掺入聚丙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防水施工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