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多元化的供求,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圆了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然而,由于大势扩招过于急促,甚至有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此外,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自我认识能力不足;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式。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孩子们,我们一线辅导员工作如何开展?是一如既往的纸上谈兵,还是年复一年的经验传授?究竟怎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促进就业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个学生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省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班正是在这种大形势下,在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和学校领导及就业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应运而生的,且得到了广大学生工作者的积极响应。通过4天的培训,真心觉得受益匪浅。(一)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早介入,早指导,早受益顺应新时代,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启发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唤醒他们的求职意识,进而拟定初步的就业目标。大二开展就业指导理论课,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同时,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大三开展就业指导实践课,从简历制作到模拟面试,使学生体验模拟就业情景并磨炼相关就业技能。大四安排学生社会实习实践,进一步在实际具体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这样一个连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过程下来,至少能保证学生具备基本的求职应聘能力及素养。(二)学生就业工作者多学习、好学习,切实加强自身理论素养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就业指导不单单是一种服务,更是一门科学,有科学的方法可以依据,有科学的理论可以参考,有科学的工具可以利用。比如说职业定位这一概念,很多学生对自己以后做什么要么不清楚,要么停留在想象中无法自拔,这就是职业定位失焦。我们在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时就可以利用决策平衡单帮助他聚焦,然后帮助他梳理个人能力和内在求职标准,帮助他更好的认清自己,进而能够做出相对合理科学可行的求职预案。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就业咨询和课堂教学中自身的不足,加深理论学习及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凸显专业化。(三)掌握就业指导实用技巧此次培训中我也掌握了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很实用的技巧,这些实用技巧对于第一年带毕业班的我来说,如鱼得水,可以有效运用在现实工作中,并且你能够使学生受益。比如说,如何指导学生签约和维权;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调试;如何指导学生解决考研、考公务员、就业三者之间选择的困扰;如何根据不用的用人单位以及不同的岗位,有针对性的制作一份标准的求职简历,而不是一份简历"打天下",制作简历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和注意事项,面试官在看简历的时候会注意哪些细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面试,在面试提问中面试官会愿意采取哪种方式来考察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应
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