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保险调查报告山东农业保险调查报告[摘要]山东省是中国农业保险开办较早的省份,但由于保险公司内部原因,使得山东省的农业保险业务覆盖地区少,保费规模徘徊不前农业保险产品对农业风险的保障不足。山东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经过确定农险业务的经营原则,重点发展有效益的险种,创新营销方式等办法,把发展农业保险作为新形势下支农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落实。[关键词]农业保险,农险业务,农险产品山东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关注的热点,而为”三农”保驾护航的农业保险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山东省政府已确定在人保产险山东省分公司进行农业保险试点,探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保障问题 ,并经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建立山东省现代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一、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山东省是中国农业保险开办较早的省份。从 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山东试办农业保险业务到现在的 24年间,前十年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后业务规模逐渐萎缩。1985年—1989年,全省近6000万亩小麦承保面达到了70%以上,德州、滨州的700多万亩棉花,最多时承保面都达到了80%以上。德州的陵县实现了全辖所有农作物的统保,承保面达到了100%。这期间,山东省为搞好农业保险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研究性的工作,在德州建立起了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委托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进行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鉴定农作物损失范围和程度的研究;与聊城农校合作进行了棉花人工模拟冰雹损失程度的确定;与泰安农科所进行了果树损失鉴定的实验,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和防灾技术逐步建立和提高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1994年,山东省出台了<农村保险互助会管理办法>,采用互助会的形式,即政府推动、农民互助、保险服务的模式在23个试点县经营农险业务。在其后的两年内,全省特别是滨州、菏泽的农业保险业务有了较快发展。 1995年,中央发文禁止政府参与商业保险运作,结束了计划经济下保险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农业保险改由保险公司按商业化模式经营。此后 ,全省农险规模不断萎缩,业务急剧下滑。开办险种由最多时的近 50个,萎缩至当前只办理小麦火灾雹灾保险、塑料大棚蔬菜种植保险、农作物保险、肉食牛保险、奶牛保险、林木保险等几个险种。保费收入从1992年的6700万元下滑到的630万元,%。人保产险公司在山东经营农业保险 24年,综合赔付率达117%,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二、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分析当前,山东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现状:一是覆盖地区少。全省14家财产险公司中,只有人保产险一家开办了农业保险业务 ,人保产险山东省分公司的16个市分公司中只有13个开办了农险业务,而且保费收入过10万元的仅有7个分公司。二是保费收入规模徘徊不前。-,山东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50万元、570万元和630万元,难以取得大的突破。三是农业保险产品对农业风险的保障不足。以人保产险山东省分公司为例 ,该公司当前共有农险类条款22个,但有保费收入的仅仅是小麦雹灾、火灾以及林木保险等几个险种,这几个险种的保费收入占农险保费的 80%左右,农民群众的选择余地很小。四是种养两业发展不均衡。种植业保费收入远远大于养殖业保费收入,两者比例约为9:1。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外部和内
山东农业保险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