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doc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提问方式:对这首诗中的形象作简要分析。提问变体:这首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试对诗所吟咏某某形象作简要分析,试分析诗人主人公的形象。解答分析:①分析景物形彖要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②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物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③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首先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②进而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分析古诗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分析意境应该包括景、情、境三个方而,缺一不可。解答步骤: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而。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而。注意描绘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语言力求优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的具体。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李世南画扇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答案:占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而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而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重在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用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解答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而这首诗,完成,1〜3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中。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答案:分析古诗的炼字技巧。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何辨析诗歌的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往往是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词语。解答步骤同4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而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南打篷。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提问分析: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解答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取得了什么艺术效果。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而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洱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晩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答案:(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洱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答案:分析句意设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设问变式:(1)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意思:语表义和语里义,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

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128 KB
  • 时间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