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布鲁菌病疫情分析了解本溪市布鲁菌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溪市布病疫情现状。结果 2002-200 9 年共发现病例数为68例, 年发病率在 0 万~ 0 万之间, 主要集中在明山区、南芬区和本溪县, 病例多以暴发或集中发病形式而发现。结论本溪市 2002-2009 年布病率波动幅度较大。布鲁菌病(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溪市人间布病疫情最早发生于 1955-01 , 首发病例为溪湖区歪头山乡农民, 饲养羊, 1955 年共发现 17 例,均有明确病畜接触史。 1982 年本溪市首次开展重点职业人群布病普查工作, 一次性确诊布病 29例。 1984 年开始, 按照《辽宁省布病监测方案》每年都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监测工作,但从首次普查后到 1997 年本溪市未发现新发病例。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 2003 年以来, 每年都有人畜间布病疫情暴发, 为探讨布病的流行规律, 制定科学防治策略, 现将 2002-2009 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病例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2002-2009 年网络直报布病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方法布病患者诊断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5988 — 1995 》执行,本地实验室检测采用试管凝集试验( SAT ), 诊断标准为: 血清滴度 1: 100++ 以上的凝集现象判为阳性;血清滴度 1: 50++ 以上的凝集现象判为可疑反应【 1】。 2 结果与分析 流行概况 2002-2009 年共发现病例数为 68 例,年发病率在 万~ 万之间, 年均发病率为 万,其中 2005 年为发病高峰年,见表 1。 流行特征 时间分布除 12 月无发病外,其余各月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 4~9 月份,共 57 例, 占总病例数的 % ,4~5 月份为发病高峰,共 28例, 占总病例的 % , 见图 1。 地区分布 2002-2009 年间本溪市各县区均有病例发生, 发病人数依次分别为明山区 36 例,南芬区 17 例,本溪县 11 例,溪湖区 2 例,平山区 1 例,桓仁县 1 例。 2002 年仅溪湖区散发病例 1例, 而后疫情逐步扩散, 多个县区出现暴发疫情, 南芬区自 200 3 年出现暴发病例后,连续 5 年均有病例发生;明山区自 2004 年散发 1 例后 2005 年出现 3 起暴发疫情, 2006 年也出现 1 起;本溪县 2005 年出现 1 起暴发疫情。 人群分布布病病例中,男 58 例,女 10 例,男:女为 :1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高发人群为 31~ 60 岁成人,共 55 例,占总病例的 % ,见图 2。患者职业为饲养 50 例,占 % ,兽医 7 例,占 % ,学生(儿童) 4 例,占 % , 其他(主要为家务及农民)例,占 % ,且表现出明显的村屯和家庭聚集性。 3 、讨论本溪市 2002-2009 年布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至 200
本溪市布鲁菌病疫情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