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汇报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即传统理论讲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生态文明示范区旨在通过建设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一、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符合市委、市政府功能区划分对XX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县域实际,生态建设关系人民福祉,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强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的综合发展,因此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行生态涵养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我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优势(一)政策优势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提出了“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等发展理念,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城市、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市级卫生县城等,积极推进生态细胞建设,目前启动新一轮“五城联创”工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基础。(二)生态优势我县境内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居全市第一,物种资源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多种植物和农产品生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持续保持全市领先。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三)气候优势XX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山多而高,导致境内小气候丰富,加上森林茂盛,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被评为“中国生态气候明珠”,是理想的疗养、休闲避暑度假胜地。(四)资源优势县内富硒富锌、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众多,地道中药材、猕猴桃、老腊肉、蜂蜜等,是上乘的保健养生食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安坝高山牧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XX亢谷和其他山水湖泊、珍稀物种资源以及红色文化资源(XXXX是全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县),为发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面临的挑战(一)天然林质量较差我县森林覆盖率局全市第一,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自然植被因长期受到破坏,原始森林不多,多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同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