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聊斋俚曲保护的现状与思考.doc关于《聊斋俚曲》保护的现状与思考摘要:近年來,关于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并颇有争议,基本存在两种声音:一是,传统戏剧已跟不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可将其放入市场自生自灭;二是,传统戏剧是文化遗产、地方标志,应由政府“包养”起來。聊斋俚曲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我区有着悠久的丿力史和深远的影响,对于它的保护,以上两种做法皆不适合,可尝试采取“施与式保护”与“开发式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大力保护,乂要使其集聚发展动力。关键词:聊斋俚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图分类号: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29-01一、聊斋俚曲保护现状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聊斋俚曲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工作。在淄川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聊斋俚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立了蒲松龄研究会、般阳文化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召开了四届大规模的聊斋俚曲理论研讨会,在《蒲松龄研究》、《般阳文化》等期刊上辟“聊斋俚曲研究”专栏,对聊斋俚曲理论进行全曲细致的探讨与论证,为聊斋俚曲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编辑了《聊斋俚曲集》,将迄今搜集到的已濒临失传的十二个曲牌、十九首乐曲整理成册,并免费发放,供群众学习、传唱。口2002年,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淄闿)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聊斋俚曲大赛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影响较广。2006年,经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深入挖掘整理,精心组织申报,聊斋俚曲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扩大聊斋俚曲的社会影响力,乂积极整合聊斋俚曲有关文字、音像等材料,参加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向社会大众传播俚曲知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了聊斋俚曲的知名度。2008年7月,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成立了区聊斋俚曲艺术团,并连续三年授予该团“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突出贡献奖”,重奖15力-元,奖励扶持艺术团发展。艺术I才]成立以来,为聊斋俚曲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创作演出了聊斋俚曲戏《求骂》、《带着奶奶做新娘》、《渔翁与城隍》、《学究自嘲》和《钟妹庆寿》,整理了俚曲曲牌10余段,深入到农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巡回演出百余场。连续三年组织举办了专场汇报演出,都取得圆满成功。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作为该团的业务指导、管理单位,积极组织英参加各级人型戏剧类演出及奖项评选。聊斋俚曲古装戏《求骂》经省戏剧家协会帮助改编排练,推荐其参加了第三屈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喜获戏剧类三等奖,是省内唯一一个民间剧团表演的小戏获此殊荣。参加了全国第三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评选、中国(博兴)第六届小戏艺术节等,获得最佳剧目推荐奖。组织参加第六、七届全市优秀民间剧I才I大展演,荣获“淄博市优秀民间剧I才I”称号。参加“中科蓝天杯”第二届“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大赛评委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依托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联合区聊斋俚曲艺术团,排演了聊斋俚曲新戏《丫头大主任》和《狐狸精闹书房》;根据我区国家级“非遗”项冃《孟姜女传说》改编了大型聊斋俚曲戏《孟姜女》;以我区环保战线楷模人物孟祥民为原型,创作了聊斋俚曲戏《环保卫士》,赴人民会堂演出,并在省、市、区巡回演出,得到一致好评。二、存在的问题1•保护机制不够完善聊斋
关于聊斋俚曲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