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科的改良导尿程序疗效观察骨科医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骨科的改良导尿程序疗效观察骨科医学论文术前放置尿管的目的是避免损伤膀胱,防止术后尿潴留,是骨科术前准备的常规措施[1]。在实际过程中, 患者术后 1~ 3d 拔出尿管后 2 周内偶有尿道出血、疼痛、泌尿系感染等现象发生,如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引起了高度关注[ 2] 。自 2007 年9 月至 2008 年9月, 对手术留置尿管患者的导尿程序进行改良,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 2007 年9 月至 2008 年9 月在我院治疗需留置导尿的患者 480 例, 年龄 18~ 84 岁,平均年龄 ; 留置尿管时间 1~ 3d ,平均时间 26h ,于拔除尿管后 2 周内评价。 2 组在年龄、手术方式、留置尿管时间等,具有可比性。 方法 480 例随机分成 2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进后导尿操作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流程。对照组操作: 首先打开无菌导尿包倒入 2% 碘伏消毒液,用 20ml 注射器抽取无菌盐水 20ml ,将 5ml 无菌盐水注入到治疗碗内, 操作者带无菌手套按常规操作, 用 2% 碘伏消毒外阴后, 用无菌盐水消除尿管上的环氧已烷, 后用石蜡油润滑尿管, 用血管钳夹持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 见尿后再插入 7~ 10cm , 向水囊内注入无菌盐水 15~ 20cm , 妥善固定尿管。观察组操作的不同点:(1) 按常规消毒外阴, 然后带上无菌手套后先将尿管与一次性尿袋连接, (2) 用 2% 碘伏充分润滑整个尿管, 然后用血管钳夹持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 见尿液后再插入 7~ 10cm , 向水囊内注入无菌 0. 9% 氯化钠溶液 15~ 20cm , .页眉. .页脚妥善固定尿管, 其他操作按常规步骤进行。导尿耗材:2 组均采用江西 3L 医用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 14 号无菌导尿管和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引流袋及供应室消毒灭菌的无菌导尿包。 观察指标观察 2 组导尿 2 周内有无尿道疼痛, 尿道出血, 膀胱刺激征、混浊的血性尿液、尿道口异常分泌物及发热等泌尿系感染的征兆。从导尿到拔出尿管 2 周内分别进行评定并记录,过程中严格记录不良事件,观察有无尿管黏膜的损伤、尿管脱出等现象。 统计学分析应用 SPSS11 .5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和t 检验, 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结果评定为患者自导尿至拔出尿管后 2 周内的记录,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疼痛、尿道出血、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或< 0. 01) 。见表 1。 3 讨论导尿是骨科手术的常规措施,如果不注意导尿操作程序的过程管理,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 而且留置导尿会削弱宿主的防御机制, 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3]; 同时, 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与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极密切的关系。有报道显示: 短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每天以 8% ~ 10% 的速度递增,长期导尿的患者几乎 100% .页眉. .页脚发生菌尿[ 4]。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讨如何通过改变操作程序减少尿液污染、尿管脱出,从而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新的操作流程在符合无菌原则的条件下,先把导尿管与尿袋连接,减少尿液外

骨科的改良导尿程序疗效观察骨科医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84235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