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科切口护理技术及疗效骨科医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骨科切口护理技术及疗效骨科医学论文随着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日益增多, 成为骨科治疗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1992 年 Fleischman 博士首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最初被用于治疗躯干及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 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在 2008 年1 月至 2011 年2 月对 22 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有效的护理,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根据中华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诊断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 42 例。排除标准: 糖尿病,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四肢血管性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以下 2组: 观察组 22 例, 其中男 15例,女7例, 年龄(49 ± 16) 岁。感染部位: 前臂 2例, 小腿 14例, 足踝 6例, 其中入院前感染12例, 切口长度 10~ 25cm, 发现感染时间6~ 75h, 平均 ; 观察组 20例, 其中男 16例, 女4例, 年龄(47 ± 15) 岁。感染部位: 前臂 1例, 小腿 15例, 足踝 4例, 其中入院前感染 9例, 切口长度 8~ 26cm, 发现感染时间 4~ 80h, 平均 。所有患者前 5~ 15d 根据感染程度静脉应用抗生素。2 组在年龄、性别、伤口深度、伤口大小及感染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具有可比性。.页眉. .页脚 材料医用泡沫材料: 选用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生物透性黏贴薄膜: 英国 SN 公司生产。 治疗方法观察组:(1) 彻底清创, 开放所有腔隙, 确保软组织和骨组织床的血供。(2) 按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修剪带有多侧孔引流管的 VSD 敷料, 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孔完全为 VSD 敷料包裹。遇大面积创口时以引流管串联并合, 降低引流管数量。覆盖填充敷料, 把设计好的 VSD 敷料加以缝合固定, 使敷料完全覆盖创面, 如创面较深,将 VSD 敷料填充底部, 不留死腔。(3) 擦干净创面周围皮肤, 用具有生物透性粘贴薄膜封闭 VSD 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用“叠瓦法”粘贴敷料;用“系膜法”封闭引流管出创面边缘处, 遇到特殊部位如手足部就用包饺子法粘贴,半透膜的覆盖范围包括创周健康皮肤 2cm 的范围。(4) 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 引流管接负压装置, 开放负压。(5) 将负压调节在-125 ~ -450mmHg 的压力, 确保负压封闭引流正常后,5~7d拆除 VS D 敷料, 最长不超过 10d; 对照组常规消毒, 创面清创后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 用无菌敷料拭干, 外敷凡士林纱条换药每天换药 1~2 次。 临床护理 观察组彻底清创密封后回病房, 立即接床头中心负压吸引瓶, 调节负压为 ~ .页眉. .页脚 , 保持有效负压。引流管固定于床旁, 为保持引流管通畅, 流管位置应低于出口, 引流管应防止扭曲打折。为便于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物的性状和量, 使用透明的引流管和引流瓶。为达到消毒引

骨科切口护理技术及疗效骨科医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84235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