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的家长及学子感言孪生子双双进入清华大学的家长及学子感言读经高考清华大学感言教育原帖请见全球读经网发帖恭喜木木姐全球读经网的林女士有两个儿子,双胞胎。今年参加高考。二儿子获得吉林省物理竞赛特等奖,保送清华大学。大儿子获得吉林省物理竞赛二等奖, 参加高考, 取得 684 分的好成绩。在吉林省 25名, 长春市 14名, 也考上清华大学了。林女士认为在两个儿子的教育中,读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是她的大儿子和她本人的心得感想, 以及两个孩子的习作。 1. 林女士长子感言: 首先感谢大家的祝贺吧同时感谢王教授和哲萱前辈所寄予的厚望, 考上清华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努力学习中国文化, 达到前辈们定的目标。想说的很多,不知从何说起从小学开始, 和弟弟心中就有一个不是很清晰但却很美好的梦想: 上清华。记得我妈在网上摘下来清华园的照片给我俩看, 当时心中真的是很向往, 但同时也知道这个目标有多么遥远。十二年来, 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 梦想就这么实现了, 觉得有些突然,但回头看看,能令我珍惜的东西太多太多: 我们的小学生活特别丰富多彩, 除了一个奥数班之外, 我们没参加过别的课外班( 奥数确实对我俩以后理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该说,我们的小学生活是“效率”很高的, 我俩特别爱画画, 几乎每周都会出一期画报, 尽管这是老师留的作业, 但我俩每次都是精心创作的, 值得一提的是, 我俩和班里另外两名爱好画画的同学曾在班级范围内创办了一期漫画,叫《四狗漫画》, 价格我还能记得, 是两块钱一本, 尽管卖的不是很好, 但心里真的很幸福。而且我俩还把金庸全集看完了, 剧情没记下来多少, 武打动作倒记得挺清晰。对了,我俩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爱好就是听评书, 大大小小的评书大概听了 30 多部。小学的时光就这么美好的“荒废”过去了。(现在我妈还老可惜,当初要是能看到王教授的演讲,多读两本经多好。) 初中在学校倒没学到什么, 不过初二的两个月在家休学却令我受益匪浅。很多人都不明白我妈是怎么想的, 但我妈就是做了, 和老师交涉后就把我俩领回家自学了两个月, 这期间, 我俩把《论语》背了下来, 还把高中数理化大略的自学了一遍。后者为我们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而前者我想, 应该会对我终生起到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吧, 尽管我现在还不太清楚它在我心灵中“发酵”的怎么样( 象我妈说我的反省能力不够), 但我知道, 它一定有用, 而且我感受到了。妈妈发现我俩的性情在背《论语》后变化了不少。不久就要去北京读论语了, 希望自己可以在温习中感悟其中更多人生的道理,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嘛,那样我也可以当老师了么,哈哈。对我性情改变作用最大的就是高中了, 应该说受了不少“磨砺”, 从一开始没考上实验班( 弟弟考上了), 到后来物理竞赛没取上( 我是二等奖, 弟弟是特等奖), 对自己打击都挺大的, 也正是这些失败, 让自己成长了不少。由于参加物理竞赛耽误了四个月的课, 所以回来后成绩比以前下降了不少。一直在学年排 200 名左右,那时心情确实有些压抑。但我妈却很认真的鼓励我,让我坚持。事实证明,我做到了, 我妈是对的, 我就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从连续三次学年 200 到 112 ,到 60 ,到 37 ,到高考吉林省 25 ,没有窍门,只有默默的努力能帮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 很重要的就是扎实基础, 而方法就是“读”和“背”, 这是我妈教的, 现在想想确实是对的。回想起来,对我俩帮助最大的真是妈妈,尽管有时候吵架, “逆反”, 但这点还是要承认的。细的就不说了, 反正真的很感谢。润物细无声,想一想感动的太多。(这段别看少, 最重要哦。) 呵呵, 受高考的“毒害”, 写的有些像应试作文, 不好意思。想一想, 真的挺为以后的孩子担心的, 今天回小学看老师了, 现在的课本越编越乱, 越编越难, 而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时候懂得不好的东西更多,小学四五年级就会骂人、上网吧。庆贺自己这么早就“出来”了~~~ 就这些吧… 2. 林女士教育心得很久以前我就想过, 等儿子高中毕业以后, 我和老公就“归隐山林”,当然不是真的山林了,我们也不是什么高人、文人雅士, 只是比较喜欢安静地独处, 就是想默默地独自过自己悠闲的老年生活,今年我已经 43 岁了,本来也不大好强的性格,现在更想懒散了。现在儿子已经毕业了,回想起来, 18 年的时光一晃而过,现实中我也算是比较有福气吧?儿子老公都挺好的, 都是不爱张扬的性格, 我也是这样, 因为我们本来也没什么可张扬的, 平平常常, 但一想到教授这么多年来, 全世界各地走, 只是为了悲悯众生, 以教授那样的情怀, 安静地独处岂不是幸福无比?这我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知道教授是怎样想的, 不要揣测圣心了。想起
读经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的家长及其学子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