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亳州十二中学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在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指青少年的行为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一种摩擦和冲撞,触犯国家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我校建立了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王家红副组长:颜景巨成员:葛永伟史新建黄思江李宣传李红旗各年级长及班主任领导小组职责:明确预防机制运行的领导职责,强化学校预防机制运行的主体地位,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定期通报和分析情况。领导小组下设预防机制工作办公室(由黄思江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一是具体负责预防机制的推广与落实;二是建立全校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苗头明显的“问题”学生总预警信息库,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和联系家长进行帮教;三是加强对我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二、整个预防机制的运转由预防、预警、应急三个系统组成。,预防事件发生。预防系统由教育预防和管理预防两大部分组成,工作重点是强化教育和管理,构筑基础防线,预防事件发生。(1)教育预防。教育预防是预防机制的基础,重点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要切实落实德育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强化以班主任为主体,以政教干部、团队干部、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为骨干的全员育人队伍。要明确岗位育人责任,对管理薄弱、问题较多的班级,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实行蹲点帮扶;对问题较多的学生,要确定导师进行跟踪帮教;对有严重违法犯罪倾向和异常行为的学生,要协同家长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同时要增强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工作信息沟通,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2、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与法制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工作方法,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要结合“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认真开展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自救意识,增强学生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范侵害的能力。3、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所有学校均要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室要定期开放并确保每周5小时的开放时间。(2)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达到预防违纪违规、违法犯罪,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目的。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重要信息登记和通报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出勤日报制度、校门进出登记制度、校园巡值班制度、住宿生就寝巡查制度、校园心理咨询制度、不良行为学生定期访谈制等,通过日常制度管理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3)、构筑预警系统,阻断事态进一步发展。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制止中小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整个教育预警机制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其重点是构建监测网络和运转信息网络。1、监测网络构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信息的提前获取,是预警的关健。只有尽早、尽快、尽准确地获取到相关信息,才能做到“事前预警、提前介入”,把违法犯罪行为“扑灭”在萌芽状态。2、建立监测员队伍:校内以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门卫保卫人员、值周教师、班干部、学生等最有可能获取第一信息的人员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监测。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