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健康教育处方(发稿时间:2008-04-25 阅读次数:3324) 如何看待骨刺?骨科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病人问骨头上长骨刺怎么办?那么,有了骨刺是否一定需要治疗?治疗的方法又是什么?骨刺主要是关节周围骨膜下长期出血、骨化而形成,主要是关节周围的不稳。因此,一旦有了临床症状,一定要明确临床症状是否是由骨刺引起的,另外,骨刺是一种骨性生长物,某些药物可能阻止骨刺进一步生长,但不可能使骨刺变小或消失。如关节的稳定性加强了,骨刺的生长也就停止了。因此,一旦身体某部位长了骨刺,患者应首先去就诊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锻炼和治疗,减缓退变,恢复关节功能,而不能期望通过切除骨刺就解决一切问题石膏包扎健康教育1、石膏包扎具有固定肢体,防止骨折移位的作用。2、石膏未干燥前,不应覆盖被物,夏季可用电扇,冬天可使用热吹风机或烤灯,以促其速干。3、。4、抬高患肢,预防肿账5、。6、。7、石膏内的肌肉应定期进行肌肉的舒缩活动。踝关节骨折1、踝关节骨折可有内踝、外踝及后踝骨折以及三角韧带、外侧副韧带及下胫腓联合的损伤。2、踝关节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并特别注意下胫腓联合的情况。3、对不能解剖复位或下胫腓联合有分离的患者应及时切开复位固定,并尽可能修复损伤的韧带。4、石膏固定6周后行踝关节伸屈练习。5、3个月后开始负重。桡骨远端骨折(考雷氏骨折)1、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2、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很大的关系3、骨折后给予手法复位,以石膏或夹板固定4周4、固定期间须经常锻炼手指关节及肩、肘关节的活动5、拆除固定后,可用中药熏洗等方法,促进腕关节的功能恢复。肩关节脱位1、肩关节脱位后须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2、诊断明确后尽早手法复位3、对青壮年患者,复位后应严格固定3周,以减少习惯性脱位的发生4、对老年患者,可仅用三角巾悬吊股骨头缺血坏死1、股骨头缺血坏死可由于外伤、长期服用激素、饮酒、放疗等原因引起。2、症状有疼痛、跛行及活动受限。疼痛主要涉及髋部,可放射到膝部,初起常为间隙痛,病情进展时,可持续不缓解。2、 3、X片早期股骨头轮廓正常,可逐渐出现月牙状、卵圆形的密度及高的坏死区,最后股骨头可扁平,并可出现碎裂。核磁共振可较早发现。4、发现股骨头坏死迹象后,应避免负重,必要时可用髋人字石膏固定。3、 可行粗隆截骨术或髋关节融合术4、 可行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带血管蒂植骨术等手术。5、 疼痛明显,不能经受较大手术者,可行闭孔神经切断术6、 对50岁以上患者,可行全髋置换术7、 去除致病因素,如停止激素治疗、放疗和饮酒等。有哪些人易患颈椎病?从发病年龄来说,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据统计,颈椎退变的发病在中年时为50%,至70岁以后,可达100%。首先是颈椎间盘的退变,其次为骨质增生,另外尚有韧带的退变,从职业因素来考虑,处于坐位,尤其是伏案低头的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特别高。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因易造成颈后部的肌肉、韧带劳损,椎管的内外平衡紊乱,椎间盘受力不均,从而加速发病。因此,改善工作环境及工作姿势,做好颈椎病的预防,降低发病率、延迟发病年龄是目前很重要的课题。慢性下腰痛1、慢性下腰痛是现代人的常见病,有人称之为功能性腰痛。2、引起的原因为腰椎间盘退变致腰椎关节不稳,长期弯腰工作或坐位工作姿势不良,腰肌常时间处于牵伸状态,形成积累性老损,或腰椎先天畸形、后天损感伤、或下肢畸形等。3、治疗以腰背肌力量训练及肌肉的柔顺性、协调性训诂练为主。4、发作时可服用消炎止痛药及理疗、推拿、按摩等。5、纠正不良姿势,对久坐及常时间弯腰工作者,在工作时间要间隙性伸展腰部,避免牵张性腰肌牢损。对痛点固定者可用强的松龙局封。上下楼,谨防半月板损伤人的膝关节是个负重较大的关节,“膝为筋之府”,整个关节是由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及髌骨所构成。而在胫骨上端的关节面上垫有两块半月形的软骨,称为内、外侧半月板,具有缓冲作用和稳定膝关节的功能。半月板损伤时间长了便容易引起肌肉萎缩,表现为行走时常感到患腿无力而突然出现“腿软”。走路时感觉关节不适,有滑落感,疼痛。在走高低不平的道路、上下台阶或楼梯时最明显,关节也许还有弹响声。因此,人们在上下楼梯时,必须全神贯注,且踏稳之后,再动第二步骨折修复与营养需求(一)促进伤口愈合的饮食1、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骨科病人由于创面出血、渗出、脓液形成、组织坏死等各种原因造成蛋白质的大量耗损,需要相、应的补充;而且高蛋白可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感染。蛋。白质补充:成人每日2—3g/kg,儿童则为6—8g/kg。另外,由于糖类能参与蛋白质内源性代谢,能防止蛋白质转变为糖类,即葡萄糖的省氮效果。因此,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必须供给足够的糖类。2、富含胶原的猪皮或
骨科健康教育处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