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应对网络舆情.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应对网络舆情.doc浅议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摘要】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由于网络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流工具,因其具有的便捷、及时、隐匿等特性,尤为受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欢迎,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信息和讨论热点问题的首选,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几乎不受约束地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预防【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51-01一、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是指师生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和工作过程所持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网络上全面展现。它具有一般舆论的普遍性,同时又因其发生在高等职业院校这个知识性、开放性较强的文化环境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题广泛性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主题既有社会热点,也有校园焦点。个人观点的发布完全是自发的,随意性比较大。其内容包括情感、思想、学术、生活体会等,有师生切身经历事情所引发情感交流的;有对学校工作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和建议;有对学校、对社会某些现象表示不满,比较容易激起网络“公愤”,造成一边倒舆论趋势,处理不当会造成学校工作被动和形象受损的。(二)主体特殊性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群体性情绪、态度、意见与要求等,形成了网络舆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主体是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在校师生;它的客体既有社会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也有在校师生这个特定知识层次的群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它的渠道也非常广泛,涉及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各种网络工具。(三)形成迅捷性网络论坛议题内容的普遍性和发表便利等因素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迅捷性。如今,依靠网络交流思想、感想、体会已经成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便捷性、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匿名性为师生率真的思考、无拘束的情感表达和便捷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空间。一方,校园生活与师生息息相关,容易引起讨论;另一方面,社会热点往往具有不寻常性,亦容易引发舆论。二、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现状(一)应急准备不足,响应速度较慢。对待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关键是要快速响应,迅速启动各自职责内的工作程序,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体系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方式,信息传递渠道单一。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非紧急事件时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在网络舆情爆发时难以实行快速有效的响应,在处理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显得反应迟钝,行动缓慢。(二) 处置方式被动,硬性指令过多。过去在对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热点问题的处理中,通常采取回避、封堵或“冷处理”的办法,试图淡化处理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避免其扩散后增添工作麻烦,扮演的是“控制者”角色,而不是“引导者”角色。但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表现特点,采取保守、被动的处理方式的效果常常会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三) 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

浅议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