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措施.doc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措施【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7484(2013)11—0288—01血站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量激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这就使得血站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激增,而职业暴露的机率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血站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水平,我通过结合多年来工作经历,对血站护理工作屮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护措施。1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感染性职业暴霧在血站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采供血工作,而在采供血工作中被血液感染是最严重的职业暴露。以玮春血站为例,2012年全站共采血1453人次,其中第一次献血人数976人次,%,由此可见大多数无偿献血者都是第一次献血,是否患传染性疾病一般是未知的,同时不排除献血者中有恶意检查疾病者,护理人员如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会自身感染,还有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造成人范围的传染源而危害社会安全。针头刺伤是血站护理人员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职业事故。从这一点来看,血站检验和采血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据报道:针刺伤后若不及时处理,可以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报道,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的48人,%,精确的数据说明由针刺伤造成职业性感染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占比很高,万万不可忽视。2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由于采血车上空间有限,各种仪器较多,血站内采供血设备、办公设备等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空间。有些仪器(如储血冰箱、高频自动封口热合机、标木离心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护理人员造成机体损伤,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另外,在采供血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是其中一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如: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吸收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的有可能诱发细胞突变,增加发生癌症的机率。另外转氨酶试剂也有吸入呼吸道的可能性,吸入的剂量虽小,但由于口常频繁接触吸收,产生蓄积作用,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2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为增强检验和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我结合于军春血站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二十年来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对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进行初步探讨。1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护理人员面对献血者应树立标准预防观念,对所有未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均应视为危险的病源物质。止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血站内和采血车上都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备以及香皂等清洁用詁,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洗手;护士也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尽量要使用清水冲洗双手20秒以上,同时手掌、手背、手指间隙均要清洗干净,随后要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因为潮湿的环境更利于细菌的繁殖。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一是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医护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二是使用过后的针头必须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必须一
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