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离纯化肌红蛋白晶体第一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测分子量的方法: ★化学组成法测定最低分子量★SDS-PAGE 法★凝胶过滤法★渗透压法★扩散系数法★沉降系数法和沉降平衡法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析蛋白质分子量 SDS — PAGE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两性解离性质及等电点 pH = pI 净电荷=0 pH < pI 净电荷为正 pH > pI 净电荷为负 Pr COOH NH 3 + + H ++ OH - + H ++ OH - Pr COO - NH 2 Pr COO - NH 3 + 当蛋白质溶液在某一定 pH 值时,使某特定蛋白质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 pH 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 , pI)。★等电点★等离子点: 中性盐( Ca 2+、Mg 2+、Cl -、HPO 4 2+)影响滴定曲线形状和等电点。盐离子浓度为 0时的等电点称等离子点★等电点测定溶解度法聚焦电泳法三蛋白质胶体性质蛋白质分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在水溶液中具有胶体溶液的性质(布朗运动,丁达耳现象,不能通过半透膜)。稳定蛋白质胶体溶液的主要因素①蛋白质表面极性基团形成的水化膜②非等电状态时,同种电荷的互相排斥。③质点大小在 1-100nm ,可以进行布郎运动四蛋白质的沉淀如果加入适当的试剂使蛋白质分子处于等电点状态或失去水化层(消除相同电荷,除去水膜),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再稳定并将产生沉淀。选择性沉淀蛋白质的方法①盐析法:大量的中性盐[( NH 4) 2 SO 4、 Na 2 SO 4、 NaCl] 使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②有机溶剂沉淀法:破坏水化膜,降低介电常数, PEG 、丙酮、乙醇等③重金属盐沉淀: pH > pI时带负电荷,与重金属离子( Hg 2+ . Pb 2+ . Cu 2+ 等)结成不溶性沉淀④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沉淀法: pH 小于等电时,蛋白质带正电荷, 易与生物碱试剂和酸类的负离子生成不溶性沉淀。生物碱试剂:单宁酸、苦味酸、钨酸。酸类:三氯乙酸、磺基水杨酸。⑤加热变性沉淀。⑥等电点沉淀法?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其高级结构受到破坏、生物活性随之丧失的现象称为变性( denaturation )。?蛋白质变性以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检测蛋白质变性的指标。主要的变化包括:( 1)溶解度降低。( 2)粘度增加。(3)生物活性丧失。( 4)更容易被水解。( 5)结晶行为发生变化。应用:变性灭菌、消毒;变性制食品;抗衰老……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蛋白质309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