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延安暑期实践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延安暑期实践报告.doc延安暑期实践报告延安暑期实践报告2016-07-03浏览:分享人:孔妍玲手机版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和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这里度过了最为艰苦的13个春秋。七月骄阳似火,我们在学校的领导和组织下来到延安,开展为期四天以《青春九十年,报国勇争先》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追忆往昔峥喋岁月,传承延安精神,感受改革开放给延安带来的全新气息。校史馆是一个微缩的学校历史的展览,7月14日我们来到延安的第一站便是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延大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从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多所学校的前身,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无数革命能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在参观延大校史馆后,我感受到延安大学自创建以来一路分分合合的艰难,也为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时代依然努力为培养人才做出的贡献而感动。同时,我们也真切地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风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随后,我们步行至延大附近的杨家岭革命旧址。一直以来都是听说过这样一个地方,而不知道它的来源,这次有幸得以一见。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此地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首先参观的是中央大礼堂一一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走进礼堂从那一排排摇摇欲坠的椅子和颜色不复存在的摆设可以看出会址到现在还保持着当年的现状;同时,从那些发黄的图片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会议的盛况,大部分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这小小的礼堂内只为新中国的美好的未来。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也走进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是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他们就是在这里他们创造了中国奇迹的十三年,让我们不仅为之感慨和自豪也受到深刻的教育与影响。你能想象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光辉的著作,这是多么的令人佩服与感动。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我深入地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让我们钦佩不已,如今我们拥有更好的环境怎么还能不珍惜

延安暑期实践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