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生态园林与人居环境.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生态园林与人居环境.doc浅谈生态园林与人居环境浅谈生态园林与人居环境1、 大谈“生态”,实质是流于形式中国很多城市为了突出城市形象,‘'大树移植”风靡一时;为了前卫时尚,丢弃乡土树种大量引种洋花洋树;为了追求有“水生态”,不惜代价大搞人工水景。“生态”变成了迎合领导的“面子工程”,或是设计师为追求平面构图的漂亮而将各种造园元素的堆砌。大谈“生态”,实质是流于形式;大搞“生态”,却变成了生态破坏。2、 注重小环境,忽略大环境生态园林是大环境的概念,个体定位应从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去全盘考虑。如果个体脱离了系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当前一些景观项目,为求大气求高标准,往往是“关起门来做文章”,内部搞得轰轰烈烈,却不考虑周边的环境协调。例如深圳某一公园,依山而建,远眺观海,本土文化气息浓厚,但整个公园却以西式风格为主,山顶建以一个体量庞大的西式“艺术塔”,与周边的环境极不协调,尤为唐突。3、 设计先行,规划滞后国外的景观规划师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已介入,参与整体规划的工作,然后才有单个建筑的设计。自始至终,整个项目的策划到施工期间的配合,景观规划师都参与其中。规划先行,规划师可以大局的观念,运筹为幄,有利于对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利用。而国内有相当一部份比例的居住环境的设计,是在建筑建好之后,再用景观填上去,走入了重设计轻规划的误区,导致不能合理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甚至造成生态破坏,抬高成本,造成经济损失。4、 崇洋而轻己,丢弃传统精粹在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兴趣日益浓厚之时,我们本土的设计者却不惜丢弃传统文化的精粹,对西方的园林顶礼膜拜,而且对西方园林的认识亦多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于是,“罗马柱”、“希腊神像”等外来元素冲斥于我们的园林之中,豪华会所往往是东南亚情调、澳洲风格等的“克隆”登场,走进高尚住宅区尤如进入了一座座意大利小镇、法国小镇。园林作品缺少想象力和艺术灵魂,尤其是缺少以本土文化为中心的人文关怀。5、 “产品”模仿成群,原创“作品”少见现在的住宅小区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相似的手法、符号、形式充斥于园林之中。园林作品成了“拿来主义”,毫无“个性”可言。现在的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任务通常都很繁重,且业主给予的设计时间往往很短,短得根本不容设计师去揣摩推敲,造成创作灵感的丢失。于是便在一堆的景观书籍上,或照搬或加以调整后,水景、假山、雕塑、小品轮番而上,然后“略施粉黛”,以刺激眼球的效果图蒙混业主。景观设计如同积木堆砌游戏,没有功能可言,更不要谈什么文化底蕴了。拈手即来的是一堆雷同“产品”的成批生产,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却罕见。1、 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真正要做好生态,首当其冲要强化生态意识,这个层面应该是全民性的。号召全民共同参与生态建设,切实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对那些手握实权的领导,应该专门聘请专家为他们恶补"生态课程”,提高他们对生态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以便他们在施政时能够科学行事。而对于设计师的培养则要从高校教育改革开始,目前大部分高校所传授的只是一些技术化、表面的生存手段,怎么画图漂亮,怎么运用观赏植物、景观元素,却很少从生态的角度来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所以要从教育入手,系统培养设计者正确的生态观念。2、 坚持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生态园林的营造应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其生态性应是顺应组成群落的植物

浅谈生态园林与人居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