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尔·费歇尔:一代化学巨匠张清建【作者简介】张清建,男,四川师范学院教师。四川师范学院化学系,南充【内容提要】费歇尔,19世纪的有机化学大师,对糖、酶、嘌呤、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在著名的威廉皇帝学会的创立中,费歇尔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费歇尔的生平和科学贡献作了较详细的评述。【关键词】费歇尔/有机化学/威廉皇帝学会【正文】〔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0)05-0077-08费歇尔(EmilFischer),19世纪的化学巨匠,他对糖、酶、嘌呤、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生物化学奠定了化学基础。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有机化学家。费歇尔也是卓越的科学组织家。曾数次任德。他在著名的威廉皇帝学会及其研究所的创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威廉皇帝学会及其研究所之父”。一、费歇尔的生平1852年10月9日,埃米尔·费歇尔生于德国波恩附近的奥斯吉城(Euskirchen)镇。这个家族都是虔诚的新教徒,自17世纪末,一直居住在莱茵河畔。费歇尔的父亲LaurenzFischer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年纪轻轻便发了家,成为当地的头面人物。母亲JuliePoensgen,出身于莱茵地区一个著名的工业世家。费歇尔童年幸福,极受父母喜爱。他是家中的独子,上有5个姐姐。5岁开始读书,先跟家庭教师学了三年,又到公立小学读四年。1865年,进入韦兹拉(Weltzlar)中学就读,两年后转到波恩中学。费歇尔聪明好学,1869年春,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的父亲老费歇尔,希望自己的独生儿子学习商务,以便日后继承家业。然而,这位年轻人虽生在商人之家,却对商务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热爱自然科学和数学,尤其是物理学。为了不让父亲太伤心,他答应试学一段时间商务。然而,经过几个月实习后,他对商务愈加厌恶。父亲叹息道:“这孩子太笨,不是经商做买卖的料,还是继续读书吧。”只好答应他接受大学教育的要求。老费歇尔当时开了一家印染厂,由于缺乏化学知识,吃过不少苦头。随着当地水泥、钢铁等新兴工业相继出现,老费歇尔对神奇的化学更加崇拜。因此,力劝费歇尔学习化学。费歇尔后来回忆道:“父亲对我和堂弟奥托·费歇尔(OttoFischer)的职业选择起了决定性作用。”1871年春,费歇尔进入波恩大学。著名有机化学家凯库勒(é)任化学教授,其高超的授课水平,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波恩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水平低下,缺乏吸引力,仪器设备陈旧落后,致使费歇尔对化学失去了兴趣,准备改学物理。然而,他的堂弟和学友奥托·费歇尔劝他不要放弃化学。1872年秋,二人转学到古老的斯特拉斯堡大学。这所大学师资设备精良,经费充裕。由著名的分析化学家罗斯()讲授分析化学,费歇尔受到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最幸运的是,他遇上了良师益友拜耳()。他为这位有机化学权威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所倾倒,终于激起了他对化学的热爱。费歇尔受到拜耳的精心培养。拜耳对费歇尔的影响很大,费歇尔后来给他父亲讲过,他一生的成就主要应归功于这位恩师。1874年,费歇尔在拜耳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有色物质的荧光和苔黑素”,获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有史以
埃米尔·费歇尔:一代化学巨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