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365大学语文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365《大学语文》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大学语文》按照考纲,选取了从先秦到当代的优秀作家作品,所选篇目基本上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有一定的覆盖范围。课程内容以文学史的时间顺序和文学体裁来进行分类,分为十四章。每章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选择课文篇目,根据考纲的不同,具体的篇目数量也不同。每章的构成模式都相对固定,由概述和具体课文篇目组成。概述主要侧重宏观的文学史的知识,课文篇目侧重具体的作家作品。第一至十一章是学习和考核的重点,第十二章、十三章只要求一般的知识性了解;第十四章是写作,偏重应用文的模仿训练。作文的考核通常是记叙文、议论文、读后感、抒情文等,但也不排除应用文的写作,但其重点是写作,而不是知识。考纲的总体要求,是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该课程的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主要有七种题型,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型一:填空题(共4题,每小题1分,共4分)
题型二: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题型三:名词解释(共2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题型四:简答与默写(共2题,共15分)
题型五:阅读分析题(共1题,共15分)
题型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题型七:作文(共40分)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先秦两汉诗
概述部分: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源头。它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的分别是由于音乐的不同。“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160篇。“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共105篇,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乐歌,分周、鲁、商三颂,共40篇。《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
2.《楚辞》:
《诗经》之后诗坛沉寂了三百年之久,到战国时代后期,在南方的楚国才又出现了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体诗歌,这就是“楚辞”。奠基人就是屈原。“楚辞”一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汉代的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注本。
“楚辞”成为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和典范,对后世诗歌和辞赋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鲁迅称其“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具体篇目:
1.《》。
《陌上桑》讲述了采桑女子罗敷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全诗三层:第一层竭力描写了罗敷的美丽动人;第二层写罗敷严词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第三层写罗敷夸夫,以夫婿的出众才貌压倒太守。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民歌中一篇优秀的叙事诗,它成功地塑造了秦罗敷这一美丽、坚贞、机智勇敢的采桑女形象。
2.《》。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诗,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离别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汉末社会动荡,造成了很多家庭的分离。漂泊的游子生活如何、能否回来,独处的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与日俱增。此诗通过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社会问题,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复习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是《诗经》的风雅颂及赋比兴,了解《氓》等篇目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掌握“汉乐府”的定义及发展变化,能够分析《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历史地位及“无言之冠冕”的意义。
第二章先秦两汉文
概述部分:
(一)先秦文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确切地说,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春秋时期,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均设史官,并开始了私人修史,出现了《春秋》以及《左传》《国语》等极富特色的历史散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名著。它与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促成了诸子哲理散文的繁荣。
春秋末至战国前期的诸子散文多成书于作者身后,由其门人及后学所辑,故多为语录体,或保留语录体痕迹。《老子》《

0365大学语文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