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最近看了一部有视听效果很好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八岁的艾沙是个他有着读写障碍症的男孩,却被认为弱智。他满脑子奇思异想,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淘气包、麻烦精。艾沙父母无奈之下,只好给他转学,而伊莎因此差点崩溃,在新学校里,欢快而乐观的艺术老师发现他原来有阅读障碍,开始细心教导。他帮助伊莎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让他渐渐走出学习障碍,给他带来全新的生活。这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地球上的星星》是宝莱坞巨资打造由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的导演处女作,而片中的那个有魅力的艺术老师就是由他本人扮演的。它是一部印度本土色彩浓厚的电影。印度电影的特色是舞蹈和音乐在电影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印度音乐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至少六支插曲和舞蹈,情节生动感人,富有戏剧性。电影中的主人公通常是载歌载舞,给人的感觉很美。而宝莱坞的电影向来以画面整体颜色艳丽著称。接下来我就从该电影的声画应用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地球上的星星》传承了印度电影的特点,歌舞贯穿了整部电影的是始终。而恰恰是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整部电影的一个亮点。不仅旋律优美,配合电影渲染情绪恰到好处,而且歌词的内容也是极其符合电影情节的需要,似乎是为电影量身制作的。不仅烘托了气氛,让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与电影节奏平行。在这部电影里设计了八段的音乐和一次的舞蹈。为电影加入了浪漫和诗意的元素。剧中的音乐多是为了渲染气氛、深化情绪、表现内心情感。音乐的参加使平淡的电影情节生动起来。每一段音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伊莎父母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后伊莎很难过,那时导演用音乐代替了哭声,把伊莎的心情更好的体现出来,更让观众触动。剧中有音乐大都是在人物很少或没有对话的情况下,音乐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地球上的星星》很好的运用了音乐来体现情节和人物个性。在电影中有一段很热闹的歌舞,是在拉姆老师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笛声,然后师生一起的歌舞,热闹场面堪比《歌舞青春》中的歌舞场面。这一段的耳目一新的出场也预示着这位老师的与众不同的。从这些观众就可以看出拉姆老师的个性和处事风格。毫无疑问影片中是他拯救了小主人公。这些音乐和舞蹈使整部影片看起来很热闹,也很生动。这部电影的第二个亮点是在电影在开头和中间运用了动画的手段来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动画在电影中的运用,弥补了人所不能演绎出来的情节。而且强化了电影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思维时空效果,拓展了该作品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动画在电影中的运用给整部电影增添了动感和可爱的元素。在电影开头
电影分析《地球上的星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