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是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名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天梦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文章热情赞颂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对航天知识了解比较少,课前可让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课中引入到课堂教学,补充丰富课程内容;课后可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篇课文较长,是阅读课文,要培养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默读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2、学生准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请打开课本第19课。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很崇拜,交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抛出“万户”,由于万户其人学生非常陌生,学生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