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doc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院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就业必须强化实训教学。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熟练掌握所学职业的关键技能。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尊重校内实训场地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关键是完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83-01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适应市场需求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只有突出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主要是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企业所需要的熟悉职业生产实践的应用人才,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只有通过实践教学与过程检验,才能使一名普通学生转变为具有某一专场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二、实训课程需要高职教学过程的改革当前,职业教育改革面临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主要的核心的。必须拟定主要问题,以作为突破口带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职业性,在于教育终极0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些方面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实训技能解决这个问题突破口,搞好实训改革不仅可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学科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而且可以形成以能力为转变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变革。1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校内实训强调按工厂化,单向式的工作环境进行布局,但主要以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技能培训为主,需要将岗位能力分作为一个个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主要是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工作实战技能。在实训中,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乂是生产产品的学徒,要求“学做合一”,实现“工学结合”。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变革。学工结合将成为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实训教学单位,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日标的必备条件之一。实训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校内实训基地更加突出在实训过程中具有专业技能的仿真性,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训,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在技术要求上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增加高新技术含量;在内容安排上具有综合性,拓展岗位群技能内涵;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具有社会开放性,还可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力争和专业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使其具备提高社会效益的显著特点。因此,硬件是拓展功能的基础,必须加以充实完善。3实训教学方法的变革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模拟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驱动学生专业学习。也就是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包括拉近课堂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强化生产性实训为仿真教学,大力推行项目导向教学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在“仿真”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