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密云县高考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基本情况:
2005年高考试题分析
从2005年高考数学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即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①全面考查基础知识
2005年高考试题“知识的覆盖面大(13个大项中,每项都有试题)强调基础,贴近课本。”例如:
第1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第2题在给定参数值的前提下,判断两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第3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第9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纯虚数的概念。
第10题考查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运用。
第11题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不难看出,上述6道题全是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性的特点十分明显,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数学知识考查的价值,减少对单纯知识、公式的记忆要求(如第10题要突出实质,适当关注形式)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的要求。
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中,考查学生立即改口的水平和运用技能的程度(实现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如第6题:
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 E
(C)平面PDF⊥平面ABC (D)平面PAE⊥平面 ABC
此题在在正四面体的情境中考查线
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
A,B易判断正确,若顺序看C需知道“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平面。若遗忘时,可先判断D是否正确。
第16题在直四棱柱中考查两条异面直线垂直的判定、二面角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看对知识记忆的要求不能解决问题,要强调对概念理解及在情境中的具体操作,)。
再如第7题:北京《财富》全球论坛期间,、中、晚三班,每班4人,每人每天最多值一班,则开幕式当天不同的排班种数为
(A) (B) (C) (D)
如果利用最基本的乘法原理容易得出和需要两种结果的转化。易错的原因是把此题看成平均分堆问题选(C)而分堆问题是堆与堆没有区别没有顺序,应当在基础上再乘。要讲清原理反对模式化。
②突出重点,揭示联系,适度综合,形成交汇。
如试卷的(15)(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f(x)=-x3+3x2+9x+a,
(I)求f(x)的单调递减区间;
(II)若f(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20,求它在该区间上的最小值.
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值,是一道函数、导数、不等式的综合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的思想十分突出,属中档偏下题。:I、把单调区间和(写成(。II、三个值不知道哪个是20或没有推理直接认为。
试卷中(19)(本小题共12分)
设数列{an}的首项a1=a≠,且,
记bn+1=a2n+1-,n==l,2,3,…·.
(I)求a2,a3;
(II)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III)求
此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数列的极限及等比数列的判定。从分段递推的形式给出,较平时的练习情境设置有新意,提高了作为一道
2005年密云县高考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