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5年杭州市中考语文复习建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5年杭州市中考语文复习建议
----
作者:佚名资料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35 更新时间:2005-4-25


■专家会客厅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方顺荣2005年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立意”,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试卷结构与去年相同,。
语文主要薄弱点
分析2004年中考情况,考生的薄弱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不实。如第2题考查辨析别字的能力,试题材料均是常见常用词语,但许多考生不能辨认“暇想”、“重峦迭嶂”、“一愁莫展”中的三个别字;第6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由于考生没有掌握顿号应用在句中同一层面上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这一知识,因而失分较多。
二是语境分析能力不强。第一大题所设置的试题,无论是近义词选用、成语使用、句子连贯,还是语病修改、关联词修改、句子仿写,都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需要通过分析语境来解答试题,但部分考生由于缺乏语境意识或缺少语境分析能力而失分。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实词理解、虚词理解,也同样需要具有很强的语境意识,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第21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之”“以”“为”“其”都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但由于考生脱离语境理解词义,因而此题得分很低。
三是整体阅读意识薄弱。近几年来,现代文阅读一般都设置主干性试题———即着眼于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意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要求阅读视野宽阔,试题答案要点多个,阅读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如去年试卷中的第11题文意理解,第14题人物评析,第17题给病毒下定义,第18题说明中心概括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因不少考生阅读定位狭窄,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构成的答案或以偏概全,或要点不全,导致得分偏低。
四是语言转述能力欠缺。现代文阅读试题和文言文文意理解性试题,还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极大多数试题一般不能用阅读材料中的原话来回答,需要抓住文中相关的信息材料进行重组加工才能形成符合要求的答案,有的甚至完全需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面对这样的试题,有些考生虽然答题的大方向正确,但由于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表达不明晰,不简洁,造成失分。
几点复习建议
根据语文学科中考的要求和以往考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复习建议。
一、重积累。语文考试主要是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些语文试题,其前提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像字音辨认、别字辨析、名句默写等知识性题目,更是需要学生有充分的积累。文言文阅读也同样,中考是用课外材料考查课内文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要读懂课外文言文,必须具备一定量文言知识,掌握课内文言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因此,在复习中,注意积累文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重应用。中考试卷减少了知识记忆性内容的考查,增加了实际生活需要的应用性内容的考查,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第一大题考查语文知识及运用,在复知识,硬背概念,而应该把重心放在语境分析和语言表达上,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解题方法。
三、重能力。现代文阅读历来是考生得分最低的试题,根据答题要求,分析考生的常见失误,现

2005年杭州市中考语文复习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