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生物高考试题及考试情况分析
华中师大一附中生物组吴建阶
2005年高考已经结束,当我们回首顾盼时,发现今年的高考试题的风格与前几年的高考题相比有很大的差别,现就生物试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验的同时,继续保持注重考查基本知识、注重考查基本能力、注重考查各学科核心知识的特点。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难度系数与2004年的理科难度系数相比估计略有减小,试卷的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
1、试题体现了2005年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首先,表现在理综试卷仍为拼盘式,各科界限分明,试题排列方式和大纲一致,它有利于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综合能力进行深入的考查;其次,表现在生物部分在理综中所占分值、题数、比例没有变化,仍是五道选择题共30分和两道大题共42分,占理综试卷总分的24%,但主观题部分变化较大,表现在题目设问减少,每问分值增加;再次,表现在仍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突出了2005年大纲新增加的能力要求:2005年新大纲第二条比2004年新增加了“正确分析文字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用文字准确描述和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内容”。今年的两道生物大题全是文字表述,而第30题更是既体现了对文字的分析能力,又体现了文字表述能力。
3、试题体现了考查生物主干知识的原则。试题分布比较集中,选择题分别出自遗传学部分(第1、3题)、新陈代谢部分(第2、4题)和生态学部分(第5题),大题则来自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0题)和遗传学(第31题)两部分内容。
二、对试题的具体分析:
1、从试题难易度上看,第1题、第30题的第(1)、(3)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比较容易的试题,第2、4题、第30题的第(2)问则属于应用能力的考查,但并不是特别复杂,只是略加分析即可得出结论,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而第3、5和第31题则属于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能力的考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属于较难题目。尽管试题照顾了难、中、易三个方面,但分值分配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形,难∶中∶易=33∶19∶20,故使学生感觉试题较难。
2、从试题严谨度上看,我认为第3题出题并不规范,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相结合方面的内容,把答案选定为“限制性内切酶”并不恰当。因为限制酶的作用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的,要检测碱基序列一般都应当解开螺旋,而并不一定要提取出这段碱基;题目更容易让学生想到用解旋酶处理,题目并没要求将其提取出来,选A(解旋酶)更合理,此题的出错率最高。第30题问题的设问方式不太合理(欠妥)、所考查的3个答案相近,考查的知识点单一、知识覆盖面狭窄(相互重叠),学生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的细微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21分的题仅仅考查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别几个小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答题时要么把几个小题的答案相互错位、要么跳不出血糖的来路和去路这一圈子。并且高中教材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这些知识的分类关系,区分它们应当是大学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尽管学生掌握住了知识,但答题并不规范,得分很低。
3、从试题的灵活性和能力要求方面看
2005年生物高考试题及考试情况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