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春江花月夜巩固练习祥解.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第二单元高考导航 1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 3 课堂互动 4随堂练习 5课后强化作业 6高考导航( 2015 年高考湖南卷 ) ,完成题目。( 8 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①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注】 ①虚:废墟。(1) 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__________ 》。( 2 分) (2)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名篇《春江花月夜》的识记。(2) 本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及蕴含情感的领悟。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张说《邺都引》画线的两句诗的意思是, “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的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的是世事无常、生命短促的感慨。第二段诗中画线句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的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的。【答案】 (1) 春江花月夜(2)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命题立意】 (1)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诗歌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平时注意积累,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和内容一定要熟记。(2)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诗歌类别切入,比如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水、厌倦尘俗之情; 咏史诗往往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行旅诗往往表现旅途的寂寞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边塞诗一般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杀敌报国的意志或归家无望的哀伤。二是从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切入。古诗中常含有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如“胡笳”“怨”“愤”“哀”“喜”“别”等。三是从诗歌所选取的典型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入手。学习目标 ,品味诗的语言美; 2 .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 、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

春江花月夜巩固练习祥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