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 (源于市中心组资料编写组)
I—1细胞的分子组成
基本元素
C、H、O、N、(有的含P、S等),通常以N作为标记示踪的元素
基本单位
氨基酸(约20种)。必须会写结构通式
脱水缩合
会写出形成肽链的反应式: 。指出肽键的部位
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及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主要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酶,是多数生理反应的催化剂
:如胰岛素、胰高血素调节血液中糖的浓度等
:血红蛋白能运输氧;载体蛋白参与膜内外物质的运输
:动物和人肌肉中的肌蛋白
:抗体,可消除外来抗原对身体的干扰
相关计算
=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N×a-18×(N-M)
(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至少两头有)
结构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8种,含氮碱基有5种。
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成分上的差异是前者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后者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功能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种类的生物遗传物质的种类不同,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RNA还具有催化功能
水的作用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为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
:心肌细胞中多是结合水
无机盐的作用
1. 组成成分:Mg→合成叶绿素不可缺;Fe→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
2.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
3. 生命活动:缺Ca→抽搐;缺Na→痉挛 Mg、Zn→活化剂
4.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
I—2细胞的结构
建立过程
,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德国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主要内容
原核细胞
核区:无成型的细胞核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复杂细胞器细胞壁:肽聚糖
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细胞
核区: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器:有各种复杂细胞器
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代表生物:除蓝藻之外的植物,动物(含原生动物),真菌(单细胞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重要说明
原核生物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也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遵循遗传学三大规
2007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