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高考基础知识整合专题二_新陈代谢.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二新陈代谢
[本专题包括必修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一、考纲细化:

(1)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
新陈代谢的概念
酶的概念与本质、酶作用的特点、酶失活的机理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简式、反应式;生成ATP的生理过程和场所;
消耗ATP的生理活动
同化作用的基本类型及划分依据。化能合成作用的过程、代表生物
异化作用的基本类型及划分依据。
兼性营养型生物(裸藻)和兼性厌氧性生物(酵母菌)
(2)植物的水分代谢
渗透作用的原理:渗透装置的组成——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与细胞壁相分离的现象。只有成熟的植物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幼小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植物吸水的器官、最活跃的部位、吸水的方式(吸涨吸水和渗透吸水)
植物体水分的运输:沿导管向上运输。
利用和散失:1~5%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经蒸腾作用散失。当蒸腾失水大于根系吸水量时,植物表现为萎蔫现象。
合理灌溉
(3)植物的矿质代谢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14种,通过溶液培养法进行对照实验确定。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形式、方式(主动运输)、影响因素(温度、氧等)
矿质元素的运输:随水分一起沿导管向上运输。
利用:可再利用元素及缺乏症部位;不可再利用元素及缺乏症部位
合理施肥:
根系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相关实验设计原理及过程(原料CO2、产物O2、淀粉、条件光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含量、颜色、吸收光谱、提取、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a的功能,其它色素的功能。
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条件、产物;光合作用总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阶段(物质、能量变化);暗反应阶段(物质、能量变化)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稳定的化学能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措施: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增加CO2浓度(大田与温室增加措施)、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温(昼夜温差)、保证必需矿质元素供应等。
(5)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和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生物固氮的概念(大气中N2还原为NH3)、意义(减少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瘤菌拌种,豆科植物作绿肥、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非豆科植物经转基因固氮)
固氮的三条途径,氮循环中的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生态系统成分。
(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糖类的三大来源与三大去路
脂质代谢: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的三大来源与三大去路;蛋白质特有的代谢终产物及其合成与排出器官;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为什么不能合成?来源有哪些?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②糖类可经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脂类一般不能转变为氨基酸③氨基酸可经过脱氨基作用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糖

生物高考基础知识整合专题二_新陈代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