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商业银行论文一、供需双方造就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巨大潜力从需求的角度上来看,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社会的财富增长而产生的。当人们手中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人们所关心的就不仅仅是消费了,而更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将手中的财富进行分配和投资。到 2004 年底,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总额达 亿元, 以企业家、知识白领等为代表的我国富有人群逐渐形成。由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居民希望自己的资产有个好的理财顾问, 愿意接受银行推荐的个人理财建议和方案。同时, 我国进入了老年社会, 预期会有相当大比例的财富转移到下一代,更凸现了理财规划的重要性。人们对建立退休、教育基金、管理个人资产、保险和合法避税等个人理财需求会越来越大。从银行角度来看,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 基本上形成了现代金融体系框架, 在体制上和制度上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005 年 11月1 日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导》更是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规范了发展方向。我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再加上严格的资本管制和全球低利率的市场环境, 很多银行纷纷把目光投向成本低、风险小、利润高的个人业务, 提出打造零售银行的口号。另外, 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他们在人才、经验、产品上都具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出于混业经营的体制下。他们一进入我国市场就迅速开展了个人业务, 将理财规划的概念引入客户管理。因此, 我国银行在巨大的压力下也迫切需要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长期以来, 我国银行对个人的业务一直停留在储蓄存款的阶段。 1997 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建立了国内银行界的第一家私人银行部。 1998 年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浙江、天津等 5 家分行进行“个人理财”的试点。随后,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纷纷建立“理财中心”和“理财工作室”开展理财业务。 200 4 .页眉. .页脚年起以股份制银行为先导的一批名为“理财产品”的创新型储蓄投资产品纷纷投向市场, 开创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先河, 也使得理财一词深入人心。目前, 各银行都形成了较新的经营理念, 提出了一系列经营措施, 例如账户收费、定位高端, 等等。同时, 各行都借助与金融理论和科技平台推出了一些系列化和组合化的产品, 新产品研制周期不断缩短、科技含量、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 并逐渐由外汇理财、人民币理财向综合化发展、由公司理财向个人理财发展。一些银行还提出了品牌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例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 等等。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业务发展中暴露出了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首先, 以推销自己银行产品为导向, 而不能以客户为中心。理财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而非以银行产品为导向。一般来说, 银行应该在明了客户的真正需求后, 根据客户的需要和客户的资金量来“量身定做”适合客户本人的资产组合, 令客户称心满意。但是, 我国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业务从属于日常的销售, 理财师也就是销售人员, 在业务指标的压力下, 他们大多以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商业银行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