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胡希恕讲伤寒论156条~170条.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胡希恕讲伤寒论156条~170条.docx胡希恕讲伤寒论156条~170条【--教学工作总结】 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心下痞,也有水饮造成的,本以下之,心下痞,本来由于泻下之后而心下痞,用泻心汤是对的。便服后痞不解。那么此不是三黄泻心汤证,用此方就不行了。其渴而燥烦,同时小便不利,用五苓散才对的,就是水代谢机能差,主要是小便不利,饮多少水都不吸收,但组织缺乏营养,还是渴的厉害,所以渴而燥烦,所以我给人治病,我让人不禁口,病人缺什么,生理上就会想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不要强求,否则非坏不可。肝病要营养,本来不能吃汤,非要吃汤,非坏不可,这里因小便不利,水不能被吸收,把废水一去,新水就吸收了,就好了。这里心下痞就是水在那里堵住了,要注意辨证。这一段可见,心下痞,泻心汤不是万能的药,得辨证,要是渴口燥烦,小便不利之心下痞,得用五苓散。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依法当发汗,发汗汗出,伤寒在表之证已解了,可是里面出问题了,但这并非发汗造成的。此人可能胃根本就不好,平坦就有,但不明显,大病之后就表现出来了,胃不和,心下痞硬,干噫(即是嗳气),食臭(伤食的味),食物不消化的味道,胁下有水气,胁下就是心下,肠子里面有水也为胁,腹中雷鸣,水走肠间有怕,且声音大如雷,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这个方与半夏泻心汤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半夏泻心汤中加生姜,干姜减量。此方嗳逆较明显,生姜配人参、甘草、大枣更能健胃,所以生姜特别加量,看起来上方没什么区别,但临床上体会,凡是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呕逆下利或不下利,开嗳食臭最重要,如果有干嗳食臭用半夏泻心汤不行,这是二方主要不同点,其他的都差不多,此方子偏于一般的胃肠炎的机会多。用此方要注意一点,用此方容易发生晕眩,本来治呕吐下利的,吃此药后反倒吐的厉害,泻利无度,这不要怕,必好不可,此方去水气的,力量相当大,姜加重了,半夏、干姜皆温中去水,半夏下气去饮。有缓利的,大便老溏,同时有伤食的,吞酸,用此方有良效。但有时有此种冥眩的情况,是发挥作用,而一时出现一种特殊的状态。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都是常用的。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这一段不仅说甘草泻心汤,同时给上面二个方剂,心下痞硬作解说。伤寒中风,无论伤寒或中风,依法全应汗而解之,而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因泻药,热邪内陷,而为协热痢,下利日几十次谷不化,是因泻下忆,不是胃不消化。腹中雷鸣,与半夏泻心汤一样,心下痞硬而满,也是半夏泻心汤的痞硬而满,因泻下的作用伤了胃气。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硬,见病未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不是阳明病,热结于里。但以胃中虚,本不虚因泻药而致胃虚,所以客气上逆,不但外邪因胃虚而入内,而里面的水,也为客气,也往胃上涌,逆于上,故使硬满。甘草泻心汤主之。此方变化更小,只是反甘草增量,由三两变为四两,甘草主要缓急迫,这里心烦不得安,用甘草缓急迫,但此方也不只限于这个,金匮要略有,口腔溃疡类的病,挺奇怪的,非肯效,也要加减。凡是胃肠炎类的病,久而不愈,用此三方得当都有效。临床上经上大便溏,不爱吃东西,恶心肚子叫,心下痞硬,很多的,用此三方,偏于下利,干嗳食臭,用生姜泻心汤,没下利只呕,心下痞硬腹中雷鸣用半夏泻心汤。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本来是太阳伤寒,治错了,当汗,反服下药,所以下利不止,心下痞,这也是心下痞硬,一方面协热利,虚其胃。服泻心汤已,指甘草泻心汤,病已,就是病好了,不利了,但是医生还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再吃泻心汤也止不隹了,就用理中汤,利益甚,这是由于一再用巴豆剂下之,使肠道滑脱不收,理中者理中焦,治胃虚寒,此利在下焦,反复大下,使大肠失去收涩,在下焦,应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此为收敛固肠的办法。吃此药还不止,是水谷不别了,当利小便,故此时必有小便不利,一利小便就好了。这说明由于误下,而造成利不止的病,在下焦有二种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大肠滑而不收,用赤石脂禹余粮,另一个是水谷不别小便不利造成的,就利尿。赤石脂禹余粮,此二药固涩力量相当强,但真下有热不是虚脱时此药不可用,如痢疾等,久利滑脱不止可用。便血的可用桃花汤,后面有的。第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这段是承上面67节,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胡希恕讲伤寒论156条~170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