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随想年前看过昨夜又重温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最后几幕的时候哽咽了,被主角对生存的渴望和执着的爱感动。年轻的杰克· 道森和露丝· 戴维· 凯特在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识, 并准备抵达美国后私奔。不幸, 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一想到的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爱、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露丝的眼神。那在生死边缘,却毫不绝望的眼神。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于是, 极度的恐慌, 和因此而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 为了存活, 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 一个男人用钱买通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 70 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 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 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这些现象多么可恶而现实。然而, 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 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 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 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 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殉职的准备, 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 当船身倾斜, 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 有人紧抱着柱子, 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 当影片的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 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 就是面对生死抉择时, 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镇静: 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 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 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 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 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 女主角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 在救生船往下放时, 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 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露丝曾有这么一段内心独白, 大致如下:“我的生活永远被乏味的事所占据。无休止的聚餐、舞会、赛马、划艇, 交往的就这几个人。没有人真正地关心我。我感到自己就像站在一座高高的悬崖边, 无法回头。”露丝的父亲死后, 露丝所拥有的家产不多了。母亲为使女儿嫁给富豪的儿子, 逼她继续在相互奉承、崇拜金钱的乌烟瘴气的上流社交圈中过着淑女的生活。她就像坐在秋千上, 高高地荡起, 心却忽然空掉, 很空很空。于是她选择了跳海, 但被杰克解救了, 杰克还解救了她的心。他在头等舱的晚宴上勇敢地谈论着自己的观点“享受每一天”。并带着露丝在无拘无束、真诚、热情的三等舱聚会上尽情地玩耍。他使露丝感受到了充实、快乐的平民生活, 告诉了她生命的意义所在。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 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 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地说话, 只有不停地说话, 才有生存的可能。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 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 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除 705 人获救外, 1515 人患难。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地寻找活着的人。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 她
《泰坦尼克号》 随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