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收稿日期:2003?05?18;修订日期:2003?11?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070028) ??作者简介:马建华(1958?),男,河南省清丰县人,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研究,已发表论文40 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马建华(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1)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在野外土壤调查和室内理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中心区土壤因长期的暴雨冲刷,土层浅薄,发生层数目少,土体构型简单;砾石含量高,物理性粘粒含量低,质地类型多属多砾质砂土;土体中不出现肉眼可辨的铁锰结核;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呈微酸性反应;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高,而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表聚化现象不明显;盐基淋溶率小于1?00, 土体SiO 2/R 2O 3小于7?00,脱硅和富铁铝化作用明显,土体风化程度较高。对暴雨中心区附近的土壤来说,上述土壤组成和性质均出现明显的差异。关?键?词:暴雨;暴雨中心区;土壤组成;土壤性质;泌阳中图分类号:S159;S155?5+7??文章编号:1000?0585(2004)01?0055?08 1?引言气候影响着土体风化程度、土壤有机质积累与分解、土壤内部物质迁移转化以及土壤空间分布等,是制约土壤形成过程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1,2]。水分不仅是土壤中几乎所有生物和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媒介,而且还参与土壤中溶质和细粒物质的运移,是影响土壤组成和性质的重要成土因素[3]。关于降水量对区域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国外很多学者曾经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H?詹尼的研究表明,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土壤酸度、钙积层厚度和出现深度、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土壤粘粒含量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饱和度则有明显下降的趋势[4,5]。B?A?柯夫达也曾探讨过中国土壤pH、腐殖质含量、碳酸钙含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得到了与H?詹尼同样的结论[2]。I?Barshad(1966)研究表明, 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21型粘土矿物不断减少,而11型粘土矿物和铁铝氧化物逐渐增加[5]。G?D?Sherman和R?L?Hay分别研究了不同风化壳硅铝铁率(Saf)与降水量的关系,随着降水量的增加Saf均有明显下降[5]。H?詹尼以美原为例研究了土壤湿润-干旱指数NSQ(是指降水量/绝对饱和差的比值)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表明在一定热量条件下土壤全氮量随NSQ的增大而增加[5]。总之,前人关于降水与土壤形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平均降水量或湿润指数对某些个别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方面,而对于灾害性天气???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而从土壤发生学来说,虽然平均气候状况是重要的,但是气象极值(如暴雨等)对第23卷?第1期 2004年1月地??理??研??究 GEOGRAPHICAL?RESEARCH Vol?23,No?1 Jan?,2004 土壤某些性质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6]。作者在应用TM假彩色合成影像编绘!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类型图?时,发现交界带南部泌阳县境内有一块形状大致为椭圆形、颜色呈灰白色背景夹杂淡蓝色斑点的区域,它与周围稍带红色的暗蓝色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初

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