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调查】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 2015-09-06 07:06:42 来源:蒋高明博客作者:蒋高明自 2005 年以来,身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的我,带领一批批研究生一直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进行生态农业实践, 承包了约 40 亩低产田,办了一个生态农场。我们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很多变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 10 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 反而越来越严重。由于普遍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模式, 同时城市垃圾大量进入农村, 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在落后农村落地,因此,农村中出现了多种污染。本文章所反应的问题,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的真实现状。调查之一:令人窒息的臭味 2015 年7 月,山东几省连遇高温,部分城市达到 40 度。在这样高温天气下,一些化工厂、养殖场散发的臭味令人窒息。在我的生态农场西北角, 两年前出现了一个非法养殖场, 属于工厂化养鸭,鸭子从蛋壳出来到长大 25 天即可以出笼。在其上游就有一个规模化的屠鸭厂。屠宰后的鸭子进入到南方城市, 被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吃掉了。经济发达的地方, 为转移污染, 将工厂化养殖场和屠宰厂转移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沂蒙山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这里恰好位处水源地上游,这里的污水与生产的垃圾食品又回到了他们的餐桌。臭气来自养鸭场的鸭子粪便,平时气味就很大,再遇到到高温,臭气浓度增加几倍, 臭气熏天。尽管政府规定畜禽粪便要干湿分离, 不准冲洗, 但这些黑心养鸭场不管不顾, 照样用水冲, 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河流,在冲洗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火碱,这样的鸭粪不仅不能肥地,还会烧死庄稼。之所以 25 天鸭子就能够出笼,得益于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各种重金属、抗生素、激素都添加到饲料里面, 让鸭子异速增长。不要说这样的鸭肉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就连粪便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 长期在鸭场工作的农民也有健康隐患。最近临沂市在铁腕治污, 希望借此春风, 对于存在偏远农村的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养殖场予以清理, 早日还沂蒙山人民久违多年的绿水青山。调查之二:地下水不能喝了我们在农村调研, 发现买水喝的农民越来越多了。最早发现农民买水喝是 2013 年春节前后,今年村民发现买水喝已成为普遍现象。沿沂蒙山金线河两岸的十几个村庄, 当年都是到河边沙滩取水喝, 或者每个村里都有井,喝的就是浅层地下水。如今,河里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现在井水也不能喝了,连镇上供应的自来水也几乎不能喝了。有条件的家庭花钱打深水井,打井变成一个产业。河水不能喝是沿河工业尤其屠宰业、工厂化养殖业造成的, 河水已严重污染,成了劣五类水; 浅层地下水不能喝是农业污染惹的祸,农民为图省事, 减少向土地上投入, 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剂等农药, 最终导致了赖以为生的地下水不能喝了。原本喝水不要钱的农民, 今天尝到了花钱买水喝的苦头——那水是要天天买、顿顿买的啊。水是从山上买的,村庄的上游就是蒙山,蒙山由于植被覆盖好,少农田,所产生的水干净还有一丝丝的甜味。然而,几年前我去考察,发现那里的水源也面临着污染隐患。由于游人增多, 山上遍布各种农家乐餐馆,餐饮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去。农民向环境中使用了多少化肥农药? 一般一亩地三四百斤化肥,两三斤农药, 这些化学物质, 能够被利用庄稼或保护庄稼的,占 10% ~ 30% , 也就是说大量化学物质是用来污染的, 污染的比例高达 70% ~ 90% 。大量化肥、除草剂等农药、地膜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地肥力的严重下降, 土地肥力下降又带动了农药化肥产业兴旺。政府在源头补贴化肥、农药、农膜等, 以至于这些化学物质非常便宜, 使用起来连农民都不心疼——农民除一亩杂草,除草剂的费用仅为 元! 调查之三:害虫越杀越多进入 7 月,调查区平邑县卞桥镇石桥、南安靖、卞桥、西荆埠、黄埔庄等几个村子的农民开始忙碌起来。农田里爆发了一种钻心虫, 专门啃食玉米芯, 即顶端的幼叶, 吃完后就钻到植株下面的部位, 非常难以治理,农民恨之入骨。农民每年都要向地里打多遍农药, 加上播种期用农药拌种, 使用农药四五次属于正常,如果种植果树,每年打药的次数高达 20 多次。现在的农田充满了杀机, 害虫几乎都是经过农药洗礼的, 农药越用越多, 而害虫似乎也越战越勇,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人虫大战中, 化学对抗的胜者似乎是害虫而不是人类——医院里癌症病人越来越多, 而害虫繁殖速度依然成倍增长。害虫在农药胁迫下, 会出现进化, 这个进化是在农药诱导下产生的。据说有些害虫泡在农药原液里也毒不死。这类害虫进化出来了一层隔离液态的蜡质毛。如果有人研究农药诱导的害虫进化机理, 应当有很好的科学发现。农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每年继续有成吨的农药倾倒在农田里。有些虫害是农药商和农药贩子人为制造出来的恐慌,为了吓唬农
蒋高明:【调查】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