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目标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目标四、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目标六、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18项)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有个病人来了(首诊负责制),有点重,请上级一起看(三级查房制度),上级也觉得重,请其他科一起看(会诊制度),大家都觉得很重,是个疑难病人(疑难危重病历会诊讨论制度),大家商量一下,要抢救啊(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要手术啊,这个手术是新开展的手术,打申请给医务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谁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怎么做(术前讨论制度),马上开医嘱:几级护理啊?(分级护理制度),常规备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抗菌素分级管理制度),开完医嘱检查有没有开错(查对制度),巧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送到手术室,麻醉师与手术医生、护士姐姐查对一下做什么手术(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后病人病情仍然很重,化验室帅锅打电话来了危急值啊(危急值报告制度)!遗憾的是最后病人还是挂了(死亡病历讨论制度),擦干眼泪还得写病历(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别忘了看看是否用了别人的工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这个时候天亮了,交班了(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巧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首诊医师对所接诊患者全面负责,不仅指患者病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还包括处理会诊、转诊、转科和住院等一系列相关事。对未明确诊断的,要负责请相关科室专家会诊;诊断明确需要住院治疗或转科(或转院)的,要负责安排患者住院或转至指定地点接受治疗。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按诊疗环节及部门,分为医院首诊负责制、科室首诊负责制、门诊首诊负责制、急诊首诊负责制四类。:(1)首诊医生应全面负责病人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诊、转科以及病历记录等相关的诊治过程。护士要做好病人的相关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诊治病人。(2)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协助临床组织患者的会诊、转诊、转科等工作。职责要求急诊患者来急诊科就诊的,急诊科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明确为单纯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疾病的,由急诊科医师进行分诊,相应专科接诊医师为首诊医生。急诊患者经会诊明确专科后,由专科医师进行接管。但患者在急诊科抢救、留观期间(包括在输液室输液患者),由专科主管,急诊科及首诊医师参加共管。急诊首诊负责制对非本专科疾病病人、复杂疑难病例或诊断难以明确者,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应承担主要诊治责任,负责邀请有关科室会诊,诊断明确后负责将病人及时转至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的相关科室。如暂无科室接收,应继续负责诊治工作。若病情需要院外会诊或转诊时,按会诊和转科程序处理。专科不明确涉及多科疾病患者由临床情况最紧急、需优先处理、耗费医疗资源最大的专科负责,必要时可由多科共管,相关科室不得推诿、拒绝收治患者。转科前由首诊科室负责诊治。仍不能明确的,由首诊医师报告急诊科主任后决定主管科室,必要时报告医务部或总值班进行协调。多科疾病
核心制度应知应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