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仫佬族春节习俗.doc.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仫佬族春节习俗仫佬族春节习俗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线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大体说来,春节(即过农历年)为正月初一凌晨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有的地方把年节与元宵节分开,年节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如大银村);或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如大梧树);有的地方正月初二日为新年节,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节(四把乡); ……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年节的活动还可以从十二月二十四夜送灶王上天算起。这一周内,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除夕之夜,接灶王回来。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 “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 “日进千金,时招万里财”。个神位前设有宴台、香炉架。台下有一个专供烧纸钱的盒子,用以焚香、燃烛、烧钱。中堂的背面设有纪念台, 台上贴关羽像,书联: “秉烛达旦,忠义双全”;或岳飞像,书联: “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堂屋的两旁墙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彩话: “诸事遂意”、“老少平安”等。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青年人在宴台前守岁到天亮,子夜零点,鸣炮迎春。初一清早鸡刚刚啼叫,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马上点燃一束香火和一个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门,向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到了水边,先把带来的香插上,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爷爷,将“新水”挑回家中。家里的人早就在大门口守侯,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后才取睡觉。民间认为,新水有神奇的作用,人喝了人兴旺,牛喝了牛健壮,猪喝了猪长得快,新水染布布发亮,洗米煮饭喷喷香,熬出的米酒香又甜。第一位挑到新水的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河边泉边奔跑,一星星香火,一串串火把,闪烁着,游动着,在夜色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初二早上用香纸敬财神爷,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间燃放鞭炮,然后才出外拜年和请客吃饭、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在本世纪 40 年代以前,文娱活动在大罗村附近的开元寺广场上举行。 80 年代转移到歌场,年节期间青年都来次出走坡,唱歌找情侣。又如下里乡青年男女期间在村头巷口或山野岭坡唱歌作乐。尤其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晒谷坪大开歌堂,日唱“欢冬久”(情歌),夜唱“欢古”(古条歌)。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出嫁的妇女年初二回娘家。娘家在女儿回家的前后,送糯米糍粑给女儿各一次, 每次为二、三担,每担 20 余斤。女儿回家,带一些肉、鸡、鸭腿等礼物。在娘家住一两天之后即回夫家

仫佬族春节习俗.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