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周静冬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一、定义:以腹部胃脘以下、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腹痛作为一个证候,可以发生在很多疾病中, 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出现腹痛的症状。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指小儿非全身及腹部器质性疾病的腹痛。[概述] [概述] 二、特点: 分类: 大腹痛,指胃脘以下,脐部以上的腹部疼痛; 脐腹痛,指脐周部位的疼痛; 小腹痛,指脐下腹部正中部位的疼痛; 少腹痛,指小腹的两侧或一侧疼痛。小儿腹痛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较小患儿不能自诉症状,较大儿童虽能诉述疼痛,但往往不能正确表达腹痛的部位和性质,甚至将躯体的其他不适也说成腹痛。[病机] 外感风寒饮食生冷乳食积滞乳食不节恣食肥甘素体阳虚寒湿内停肝失条达中焦气滞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气滞于脾胃肠腑六腑不通腹痛[诊断要点] 明确腹痛的性质钝痛、胀痛、刺痛、掣痛。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 RAP) 是症状诊断, 一般指发作性腹痛,可自行缓解, 3个月内至少有 3次发作,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 表现正常。无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无腹部体征。复发性腹痛是指患儿腹痛发作呈慢性反复发作。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其中功能性较常见,约占所有复发性腹痛的 95% ,主要是肠痉挛症,至青春期逐渐不再发作。[诊断思路] (一)腹腔脏器的病变按发病率的高低排列如下; 、急性肠炎、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等。 、肠穿孔、胆囊穿孔等。 、胆道结石梗阻、胆道蛔虫症、输尿管结石梗阻、急性胃扭转、大网膜扭转及卵巢囊肿扭转等。 。 :感染、结石等。 6. 血管病变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脾梗塞、肾梗塞等。 、急性胃扩张等。 (二)腹外脏器与全身性疾病较常见的有: 、急性心包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带状疱疹等。 、腹型风湿热等。 3. 中毒及代谢性疾病铅中毒(其临床特点为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肝外卟啉病等。 、神经官能症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注意气血虫食: 气滞:胀痛,时聚时散,痛无定处。血瘀: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剧; 虫积: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食积: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注意寒热虚实: 寒性腹痛:得热痛减,暴痛无间歇,伴有下利清谷,小便清利。热性腹痛:得寒痛减,疼痛阵作,伴有口渴引饮,大便干结。实证疼痛:急性腹痛多实,痛有定处,拒按,饱而痛甚; 慢性腹痛多虚,喜按,饥则痛作。腹痛的辨证可以根据疼痛的性质和喜恶初步了解疼痛的证候属性。凡暴痛者多实,久痛者多虚;剧痛拒按者多实,隐痛喜按者多虚;得食痛重者多实,得食痛减者多虚;得热痛甚者多热,得热痛减者多寒; 二、治疗原则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腹痛的治疗原则是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临床根据病因不同,可以采用消食导滞,温中祛寒, 温中补虚,理气活血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三、分型论治 1、腹部中寒证候腹部拘挛疼痛,阵阵发作,得热则减,遇冷加重+阳气受阻(面色苍白,甚则四肢不温,额冷汗出,唇色紫暗,或呕吐、泄泻,小便清长)+苔多白滑。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药养脏散加减。温阳:丁香、肉桂;理气:木香、沉香;活血:当归、川芎。加减加白芍。抽掣腹痛者加小茴香、延胡索温中行气止痛。
腹痛-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