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docx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I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木法。木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凋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匕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I第上条I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卜•列原则:(一〉在当爭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璽当申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H己的权利。第网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五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豹六条I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匸作。县级以1: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究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七条I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八条I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申业睢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氏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耍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命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第九条I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姿员毎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豹十条I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悄况进行统计,并且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人员组成和调整情况及IH通报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第十一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说群众总见,接受群众监督。豹十二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氏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捉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第三章人民调解员第十三条I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扒任。第十四条I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止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比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第十五条I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悄节严靈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一)僱袒一方当爭人的;(-)侮辱当事人的;(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英他不正当利益的;(阿)浪霽当聊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第十六制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爭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第四章调解程序第十七条I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诸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豹十八制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町以在受理而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豹十九条I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爭人选择一乳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I第二十条I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同事等参与调斛,也可以遨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I第二十一条I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I第二十二釧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悄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爭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梢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第二十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二) 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阿〉自主表达总愿、白愿达成调解协议。第二十四条I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卞列义务:(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塹人民调啟员;(三) 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第二十五条I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0-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