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三毛主讲人:刘季梅甘娜青涩时光流浪的日子甜蜜岁月 1943 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取名为陈懋平 1946 因为觉得“懋”字麻烦,三毛就把它去掉。改名陈平 1948 随父母迁台,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 1954 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 1955 初二,受墨汁涂面打击,以及为看小说开始逃学。后休学在家 1956 一度复学,後正式退学。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切腹自杀获救 1962 以陈平名义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 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初恋 1967 初恋失败,赴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圣诞初结识荷西 1968 与荷西分别。漫游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1 返回台湾,任教於文化大学和政工干校 1972 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冬,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 1974 进入撒哈拉沙漠 1974 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 1974 十月六日,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1976 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五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 1979 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三十日,荷西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回到台湾 1980 五月,重返西班牙和加纳利,开始孀居生活 1981 十一月,开始中南美之行 1982 十月,返回台湾任教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出版 1984 赴美度假治病 1985 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 1986 十月,正式回到台北定居,被台湾多份报刊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1988 六月十二日,给「三毛爸爸」张乐平写第一封信 1989 四月,曾回大陆探亲;同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滚滚红尘》 1990 《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 1991 一月二日,因子宫内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绕颈窒息身亡。享年四十八岁。三毛简介三毛经典语录用一转身去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风淡云轻,细看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像蒲公英一样流浪着的但却快乐着的三毛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 天上人间? 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因为我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一段感情能给你带来多大痛苦就曾给你带来过多大快乐你为了一个美丽的未来放弃了我们温暖的现在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爱的执着爱的温暖三毛的爱三毛的智慧三毛是一个喜欢沉浸在自我世界的人,这样的女子自有心中的王子。可惜荷西不是那个王子,至少不完全是那个王子。三毛一直说, “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前三年在国外,后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台湾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 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未婚夫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1973 年,三毛选择了和“苦恋她六年”的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三毛来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对着凄艳寂寥的大沙漠,三毛几乎不能自已,面对着残阳如血, “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 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随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决,就先在沙漠的磷矿公司找了个职位,提前在沙漠等着三毛了。三毛逐渐爱上了沙漠的狂暴与沉静,爱上了沙漠美丽的星空。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邻居的女孩子们认字,用简单的医疗知识解除他们的病苦;她曾一个人跟着运水车,深入沙漠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情感的寄托。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这是三毛作为一个女人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她内心的深处,和荷西的爱恋,甚至愿意用童话般的思维去净化和升华。人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而更无法面对的是有一日,青春,就这样消逝过去。我们空空地来,空空地去,尘世间所拥有的一切,,留下的,除了爱之外,还有什么呢。快乐是那么的陌生而遥远,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在我的世界里,你依旧纯洁,脏了
关于三毛-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